字級:
A+
|
A-
走在路上,有沒有發現房仲店面比便利商店還多呢?房仲的家數跟從業人員創下17年新高,業者僧多粥少、愈來愈競爭,要靠數位行銷跟精準開發來拚成交。只是有專家示警,近年房市恐怕會面臨「常態性低量」,明年開始要注意倒店、失業潮。
房仲南門加盟店店長李毅鑫:「您好!我姓李,很高興為您服務,羅斯福路的10樓嗎?有的。」
接待客戶、預約帶看,房仲業者要想拚成交恐怕得費更多心思了,一眼望去各大品牌連著開,全台房仲家數超過8600家,比超商還多!而不動產經紀人跟營業員也超過6.8萬人,雙雙創下統計以來新高,經營中正區15年的業者就觀察,周邊店頭多出兩到三倍。
房仲南門加盟店店長李毅鑫:「有賺錢的還是有賺錢,那有些入行沒賺到錢的,他大概半年、8個月他就離職了。以前客戶可能只問你房子的東西,現在問你風水、裝潢、或者清潔、清運,很多他都會請你幫忙,其他的服務其實都不是收費的,只有買賣房子是收費,其他都是附加價值。」
新世代房仲力拚數位化,經營社群、拍影片,主持、拍攝、剪接,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只是有統計的這17年以來,房仲家數、人數翻倍,買賣移轉棟數卻創5年新低,業務人員平均能成交的量,只剩下過去4分之1。
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如果以現在再持續擴張的狀態,整個交易量又上不來的話,大概可能在明年,當然就不排除,可能會有一波淘汰賽,可能就會出來,你如果可以利用謄本情資,去做一些精準開發的話,你就可以比較容易幫買方,配對到他比較需要的物件,這也許是一個突破的機會點。」
專家認為接下來幾年,房市可能都處於「常態性低量」,房仲得擺脫舊有銷售模式,靠著精準開發度過量縮寒冬。(記者 高昱晴、陳昱志/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