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迎來糧食、煤炭需求,讓散裝船需求旺盛,行情更跟著點火狂飆,BCI指數大漲228%,也讓國內8檔散裝股攻上漲停,其中,巴拿馬運河乾旱也是一大主因。在今天舉行的陽明海運法說會上,陽明坦言,巴拿馬運河乾旱的影響比預期中嚴重,部分船隻已繞行好望角或是蘇伊士運河,並研擬徵收船隻附加費。
散裝族群紅通通,飆出多根漲停版,包括台航、正德、四維航、志信、中航、新興、裕民、中櫃等8檔,統統亮燈漲停,其中裕民、新興成交量更超過5萬張。
主要是近一個月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與波羅的海海岬型貨運指數(BCI)分別大漲128%及228%,BCI指數更是創下2021年10月以來新高。
正德海運副總林勝鶴:「BDI連續大漲原因,來自於巴拿馬運河通過量減少,短期內不會解決,鐵礦煤礦(需求增加),糧食因為它有季節性、也不能囤積,所以它需求量突然變大,然後船就不夠,(未來)它持續還是往上走,只是說可能走的不會像過去一個禮拜、半個月那麼激烈。」
加上年底本來就是散裝船旺季,都讓行情持續回升,另外,巴拿馬運河乾旱影響,導致通行成本增加,也讓貨櫃市場出現支撐行情,貨櫃雙雄長榮、陽明股價勁揚3%~4%,陽明股價寫下2個月新高,萬海也大漲7%。
陽明海運業務長李明輝:「對本公司、還有整個聯盟來說的話,現在的確是有一些延誤,在巴拿馬運河部分的航線,已經會轉向到蘇伊士運河,部分會走好望角,影響時間來說的話,根據目前巴拿馬運河的公布,它在2月1日之後是會下修到最低的通過量,所以目前能見度,概到明年2月之前,都會對整個通行有滿大的影響。」
陽明表示,近期就會公布巴拿馬運河乾旱附加費,未來將取得通閘權才會航行,繞道航線後,亞洲到美東的時間,從原本的84天變為91天。
展望明年景氣,陽明表示,今、明兩年是交船期高峰,因此供需可能要等2025年才會收斂、2026年緩解,而受到高通膨、購買力減弱影響,供需不平衡仍然存在,預估2024年的整體運價,恐怕還是面臨一定壓力。(記者唐家儀、柯思安/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