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
|
A-
美國塔夫茲大學與哈佛大學合作,成功利用人體細胞製造出微型活體機器人,不僅能在實驗室培養皿中移動,還能促進神經元受損部位的生長,未來有望協助治癒傷口或受損組織。這項研究成果也登上了科學期刊《先進科學》。
顯微鏡下,一個個有著纖毛的微型活體機器人,在培養皿中不斷移動,有人類機器人之稱的它們,為醫療應用帶來全新突破。
美國塔夫茲大學生物學系博士生 Gizem Gumuskaya:「人類機器人是由人類細胞構成的第一個全細胞活體生物機器人,但與我們所知的其他機器不同,這些人類機器人沒有任何電線或機械零件,它們都是活的生物細胞。」
美國塔夫茲大學與哈佛大學科研團隊合作,成功利用人體氣管細胞,製造出微型活體機器人,儘管研究仍在初期階段,卻已能在實驗室條件下存活60天,並修復了受損的神經組織。
美國塔夫茲大學生物學系博士生 Gizem Gumuskaya:「在我們的論文中,我們展示了人類機器人,能夠穿過一層損壞的人體神經細胞,並在三天內修復神經,以完全生物的方式構成,這使它們與其他生物組織和生物體(比如我們自己)完全相容。」
科學家表示,之所以會鎖定氣管細胞,不僅因為對Covid-19和肺病研究,讓它們相對容易取得,更因為這類細胞具有運動能力,由於患者能夠使用自己的細胞讓機器人生長,未來有望幫助癒合和再生,而無需免疫抑制。(記者 楊珩、林巧卿/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