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研究院今(30)日公布10月製造業景氣燈號,雖然出現連續第4顆黃藍燈,但是製造業景氣信號值卻是呈現連2升,並且創下近16個月以來的新高水準,除了受到比較基期較低的影響,也反映出AI及雲端服務需求增長帶動製造業生產動能。
根據台經院公布資料,2023年10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達11.59分,較上月的10.83分增加了0.76分,景氣燈號則是亮出連續第4顆的黃藍燈。台經院指出,由於全球終端需求復甦步調與力度仍顯不足,我國出口、外銷訂單及生產指數等指標呈現負成長,不過,受惠於比較基期漸低,外銷訂單及生產指數年減幅縮小,以及AI及雲端服務需求增加帶動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生產指數均繳出雙位數成長,推升需求面指標表現。
若從各類別產業觀察:紡織業出口續呈雙位數衰退,10月產業景氣燈號維持代表衰退的藍燈;紙漿、紙及紙製品業受到國外需求疲弱影響,出口負成長,10月維持藍燈。化學材料業終端需求復甦有限,10月燈號由代表衰退的藍燈轉為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化學製品業因有消費性電子產品新機訂單帶動需求回溫,由黃藍燈轉為代表持平的綠燈。在金屬基本業方面,鋼市需求依舊疲軟,下游回補庫存相對保守,10月維持藍燈;但金屬製品業則是由藍燈轉為綠燈。
在電子零組件業方面,外銷訂單及生產指數等年減率皆較上月縮小,10月產業景氣燈號續維持代表低迷的黃藍燈;在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方面,AI及雲端服務需求增加,帶動伺服器及顯示卡接單成長,使得外銷訂單、生產指數年增率皆較上月數值轉佳,推升需求面及原物料投入面指標表現,故10月產業景氣燈號轉為代表持平的綠燈。另外,汽車及其零件產業也同樣轉為綠燈。
展望後市,台經院指出,國內製造業景氣率先下滑的資通訊產品已出現回溫現象,再加上第4季年終假期消費旺季帶來的備貨需求等有利因素下,可望維繫國內製造業生產動能,惟中東地緣政治風險攀升,美中科技爭端延續及通膨等變數,須密切觀察後續發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