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外銷訂單連14黑 經濟部:11月有望回正
字級:
A+
A-

經濟部今(20)日公布,台灣10月外銷訂單為528.7億美元,年減4.6%,為連續第14個月負成長。因終端電子產品需求持續疲弱、供應鏈去化庫存,電子產品中只有晶圓代工、晶片通路接單增加。而對於11月的預期,經濟部統計處長表示,受惠於AI需求、去庫存化等,將會有轉正的跡象。

鈦金屬邊框架,蘋果新機全球熱銷,讓台灣外銷數據有些起色,攤開數據來看,10月外銷訂單比9月來的亮眼,金額來到528.7億美元,月增2.9%,但還是比去年同期減4.6%,連續14個月呈年減態勢。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電子產品接單金額,比去年同月微減0.3%,其實最主要是,晶圓代工還有通路,其實是呈現增加的狀況。」

不過經濟部統計處預期,整體正逐步回溫,11月將會呈現正成長,在高效能運算、AI、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加上年末銷售旺季,將挹注外銷接單動能。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11月會轉正的因素,其實我們認為有三個,第一個是AI的需求相當殷切,會挹注到訂單,支撐到訂單成長,第二個是產業庫存的去化,實際上漸漸有一個成效出來,第三個就去年的基期,因為受到中國封控、清零政策影響,所以基期較低。」

經濟部統計處提醒,通膨及升息滯後效應,美中科技戰與地緣政治風險,對外銷接單還是會造成影響,仍需審慎留意。(記者葉芳吟、邱文傑/台北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廣告]休息一下,增值財富,也要投資健康喔↓↓↓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
跳過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