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大戰持續開打,南韓三星已將目標堅定瞄準台積電,韓媒報導,三星將在未來五年內,從荷蘭半導體設備廠艾司摩爾,進口總共50台EUV極紫外光微影設備。專家表示,這凸顯三星看好未來高階產品、高階晶片應用,但EUV設備和先進製程客戶市占率,相比台積電仍落後一節。
三星晶圓代工部門技術副總Jeong Hoon Ahn:「三星電子晶圓代工,全球首個用於量產的EUV最小間距單圖案BEOL互連技術,克服EUV最小間距限制,世界第一。」
三星曾霸氣宣示,2030年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晶片公司,韓媒報導,三星明年將從荷蘭半導體設備廠艾司摩爾,進口更多極紫外光EUV設備,雖然新交易的具體細節尚未公開,但預計三星未來五年內進口總共50台設備,每台設備單價約2000億韓元,相當於新台幣50億元。
智璞產業趨勢研究所執行副總林偉智:「就EUV的市占率來看,三星其實沒有到很大,不過這也呼應了一點,就是三星對未來高階產品,高階晶片跟高階終端應用產品,其實是持續看好的,那至於台積電的部分,明年我們看起來,它的3奈米還有4奈米5奈米的產能利用率,預測還是持續的往上攀升,80%、90%甚至到100%的情況,所以對台積電威脅近期來說其實是不大。」
全球只有英特爾、美光、三星、SK海力士和台積電,5家晶片公司需要EUV設備,目前70%是由台積電購買,三星力追台積電還有一段距離。
另一頭,中國雖面臨美國禁令,卻大力發展成熟製程,2024年底中國將有32座成熟製程晶圓廠建成,加上原有的44座,全球成熟製程市況即將進入供需失衡倒數,台廠營運也面臨挑戰。
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11.09):「未來還是看好,汽車什麼都會增加,AI應該都沒有問題,庫存降下去了。」
力積電曾強調,已視情況並規劃轉型,將在2024年推出具AI功能晶片,聯電則表示,市場競爭一直持續,特殊製程占比繼續提升當中,世界先進目前正評估選址,新建第一座12吋晶圓廠,台廠以策略性布局面對挑戰,抱持審慎樂觀態度。(記者曹再蔆、陳柏誠/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