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央行頻頻出手打炒房,土地融資被央行卡位貸款上限,建商紛紛轉戰公辦都更或捷運聯開,讓相關建案快速竄起,甚至已經成為當前雙北市精華區房市推案主流型態,目前雙北市八大案房價屢創區域新高,有些建案每坪成交價,甚至有機會挑戰2百萬元大關。
熱鬧繁華的街頭,對比一整排的老舊公寓,光在北市房屋中,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就占了7成以上,近年央行頻頻出手打炒房,土地融資被央行卡位貸款上限,建商紛紛轉戰公辦都更或捷運聯開,開拓新藍海。
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公辦都更大致上,因為土地大部分都是政府的,所以基本上在整合度上都沒有問題,也就是說公辦都更你取得之後,往往就是開一路順風車,一直開下去。」
台北市居住密度高、素地缺乏,對開發商來說公辦都更案由於所在區位佳、頗具話題性,成為絕佳整合目標,也讓這類型物件商機相當火熱,雖目前數量還不多,但隨著政府推動,成為購屋者考量選項之一,在這樣的條件之下,這些基地往往被塑造成豪宅,在市場上也創了區域的高價。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台北市政府近期實施公辦都更的人力也相對的有限,雖然說蔣萬安市政府已經擴充人力,但是畢竟他都更的量能還有限,現在大部分還是要倚靠建商,來做民間的都更實施,其實佔據最大的量體。」
雙北市精華地段炙手可熱,包括在新店的建案、信義路、六張犁、板橋、復興南路等,總銷高達500億元,其中忠孝復興的大案,每坪成交價有機會挑戰2百萬元大關,也坐上公辦都更樓王寶座;還有南港規模最大開發案9日開工,分回住宅約3.68萬坪,市場合計總銷將達440億元,也可望挑戰區域房價新高。
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那因為一方面是做政績,一方面就是實際上,因為民間一般住家,一般改善的住戶要改建的住戶,也對政府比較有信任,所以也往往在整合不成,或者是在信任不足的情況下,也就會委託政府來代為執行公辦都更。」
在民辦不如預期情況下,過去成效不佳的公辦都更又逐漸浮上台面,業者指出未來公辦都更,將朝向以社宅、長照或托老、托嬰為趨勢,除了能將公有資產活化外,也能創造就業加速都市機能轉型。(記者徐芷婕、陳昱志/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