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經歷了家人罹癌,讓陳吉宗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他辭去三家上市光電公司董座的職務,投入有機銀耳的栽種。他運用光電專業,砸上千萬元蓋庫房,以環控設備控制照明、溫濕度和氣流,打造出有如高山上的環境。起初他的想法遭家人質疑,但經過多年實驗,如今年產一百六十噸的銀耳,所製作出的銀耳養生飲,更賣遍全台,締造上億元年收!
晶瑩剔透的銀耳飲,緩緩的流入杯中,釋放出清香的味道,輕柔攪拌一下,能看見瓶子裡白裡透光的銀耳顆粒,宛如果凍般晶瑩透亮,喝來清甜滑口好入喉。只不過,要做出這一杯口感溫順的銀耳飲,從栽種開始讓陳吉宗花了十年的時間。
空氣中降下陣陣霧氣,潔白的水霧彷彿是為這座庫房蒙上一層面紗,一陣陣薄霧濕潤了空氣,這裡正是銀耳適合的生長環境。
老闆陳吉宗:「蕈菇類的成長有幾個重要參數,第一個就是剛剛提到的溫度,這個溫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濕度大概我們現在控制在80至90%,我們一般人舒適的生活條件是在55到60%,但是菇它要85%到90%,相對就比較潮濕。」
只不過,要在密閉的庫房裡栽種銀耳,要面對的變數多不勝數,光照也是要克服的難題。
老闆陳吉宗:「各位可以看到,我們這裡面有光,你可能會覺得說這個光到底要多強,實際上都是經過不斷的臨床實驗,大概需要60到600 Lux(光照強度)之間,就是微微的光,但又不能太強,也不能沒有光。」
擁有二十年光電科技經驗的陳吉宗,曾是三家上市光電公司董座,他非常了解LED照明特性。
老闆陳吉宗:「各位可以看看這個光,這個光不能說是一般的白光,一般我們叫做冷白光或暖白光,還有一個正白光,所以它這個部分,也是經過我們一次一次的實驗,然後把最佳的參數拿來使用。」
可別看陳吉宗栽種銀耳似乎很容易,其實在研發初期,他也頻頻遭遇撞牆期。
老闆陳吉宗說:「投資科技農業是必要的,但初期的大部分投資其實是在嘗試與失誤,有時候你全力投入,但最後不如預期,所以需要不斷修改,只是成本非常高。」
這整個過程的困難度之高,讓陳吉宗花了三年才逐一克服種種挑戰。他之所以如此堅持,是因為他發現光電產業,有許多切割剩下的晶圓片可以應用,再加上岳父母罹癌,他希望能透過食療方式照顧他們健康。於是,他毅然決然辭去董座職務,嘗試用光電科技投入農業生產。
老闆陳吉宗說:「我們發現生物科技和農業照明,可能是一個商機,光的運用實在太多了,不僅用在照明也有許多其他應用,我們發現這種銀耳是非常好的食材。」
採收下來的純白色銀耳,經過切割機切出細小碎片,這一片片銀耳碎片都是經過機器精密切割,尺寸大小一致,才不會影響口感。
老闆陳吉宗說:「我們的目的是希望產品可以作為代餐,所以固形量要達到80克,消費者吃了才會有飽足感。」
在杯中加入香甜的芒果醬、濃稠的優格,最上層再倒入銀耳飲,這杯有三種顏色的芒果漂浮銀耳優格飲,不僅有三種迷人的色彩,還結合芒果與優格的酸甜滋味,稍微攪拌一下,喝來質地濃稠滑順,喝了之後相當有飽足感。
努力了八年,如今陳吉宗的銀耳飲,成功打入有機連鎖通路,品牌也漸漸在市場上被看見,即便當初不被看好,但陳吉宗沒有放棄心中理想,他一步步向前邁進,或許過程中吃了不少苦,但這些挫折成了他成長的養分,如今終於等到了開花結果,品嘗到甜美的滋味。(記者黃薰逸、吳偉民/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