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引頸期盼的AI商機到來,半導體製造製程繁複,設備及所需的科技也持續推陳出新。設備大廠廣運宣示,今年為集團半導體元年,並已經完成一系列半導體自動化方案,今年可望成長兩成。測試介面大廠穎崴搶攻輝達、超微訂單,看好明年庫存去化完成營運回升;東京威力科創則預期,2030年半導體市場規模將超過1兆美元。
裝滿晶圓的「天車」在晶圓廠天花板運行,扮演承載晶圓至每一道製程完成處理的關鍵載具,光是台積電廠區內的天車,一天行走距離就可以繞地球20圈,而隨著日商長期壟斷天車專利即將到期,未來市場不再受專利束縛,引爆新世代半導體關鍵耗材國產化的商機大開。
廣運執行長謝明凱:「台灣其實有很大的成本優勢,在地支援的優勢,所以其實目前我們的客戶,對於傾向用台製的是越來越高的興趣。」
廣運、均豪、盟立等本土相關自動化設備廠摩拳擦掌搶進,陸續送樣台積電等一線指標廠中,廣運今年成立半導體事業群,並已完成一系列半導體自動化方案。
廣運執行長 謝明凱:「今年我們說是廣運的一個元年,主要是因為近期在半導體市場,台灣產業越來越受到整個國際的重視,另外,因為台灣在所有勞力市場上面的確有短缺的現象,所以他們對整個自動化的需求是越來越高,相對於我們的其他同業來講,其實近期的表現算是不錯的,那跟去年相比應該都有20%左右的成長。」
生成式AI為半導體開啟新賽道,高頻高速、大封裝大功耗時代來臨,測試介面大廠穎崴,在AI需求持續加溫下,手握輝達、超微兩大美系處理器客戶訂單,明年可望重拾強勁成長。
穎崴副總經理陳紹焜:「整體今年半導體的庫存持續還在修正,所以下半年對大家壓力都比較大,也比較辛苦,但是到了明年開始,很多新品就陸陸續續的推出,我想大家都非常看好明年2024年、2025年,甚至更長的一個未來幾年。」
世界引頸期盼AI 應用,半導體設備大廠東京威力科創表示,半導體市場規模預期2030年將超過1兆美元,半導體晶片尺寸不斷縮小、製程越來越精密,設備也持續推陳出新。
東京威力科創總裁張天豪:「半導體的技術,不管在生成式的AI或者是在車用駕駛,還有各方面生活上的應用,我相信將來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讓未來整個半導體需求有非常大的成長。」
SEMICON Taiwan 2023,各大廠產品百花齊放,新興應用、在地化生產趨勢已然成形,未來商機更加令人期待。(記者曹再蔆、陳柏誠/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