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題材火熱,相關AI半導體的股票,短線漲幅也相當驚人,專家分析短線可能有過熱趨勢,但長線發展值得期待,在生成式AI生態系中,雲端平台的業者,就扮演重要的角色,AI市場規模逐年成長,往後從上中下游,到末端的台廠代工業者,都有望受惠。近期請持續鎖定後升息時代股債布局系列報導。
在ChatGPT橫空出世後,AI人工智慧的熱潮,蔓延市場,不少投資人,想從中發掘投資機會,經理人就點出大環境現況,貨幣緊縮接近尾聲,對股市影響趨緩,此時可關注短線具題材性,長線具發展潛力的產業,著手進行布局。
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基金經理楊金峰:「修正之後我們認為這個發展,都在良性態勢中,比如看到美股近期公布財報,微軟、臉書還有Google,在對未來資本支出,呈現比較正向的,那有一些公司也特別有點到,他們在資料中心,或在AI伺服器,都會加強投資。」
根據統計,AI在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有望成長到1.59兆美元,相當驚人,觀察整體生成式AI生態系,就可看出端倪,雲端平台業者,是生態系中的重要推手,提供多元的應用程式,給個人或企業用戶,帶動終端設備需求,消費與商業的應用,隨著需求與獲利成長,最終又會回頭,加碼投資運算硬體的部分。
當中受惠的產業,除了Google、微軟、亞馬遜等知名科技大廠,相關台廠供應鏈,也會間接成為受益的產業。
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基金經理楊金峰:「軟體產業才是真的應用到,個人跟企業應用場景裡面,最主要角色,所以有好的軟體平台,或者是好的APP,推出來讓用戶,可以用這個去增加,他們的生產力,軟體業者是接下來,受惠到的另一波的公司跟產業。」
隨著雲端業者採購AI伺服器,出貨量是逐年遞增,除了2023年成長大爆發,往後三年YoY,都還是維持25%以上的成長率,也帶動當中AI半導體產值,今年預估將有200億美元的水平,2023~2027年,複合成長率也有望達到35%,不過AI短線過熱,可能面臨修正壓力,專家建議,投資與AI相關的科技類型基金,務必檢視短中長期績效,規模、波動度與穩定性,也要做好風險規劃!(記者周恬吏、方劭丞/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