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反擊美國總統拜登聯手盟友限制中國半導體發展,中國近期宣布針對「鎵、鍺」等相關原物料進行出口管制,而這些金屬主要就是用在電動車以及半導體等領域,對此法國汽車製造商雷諾董事長就示警,因為中國主導著製造電動車電池的關鍵原材料,一場中國風暴正在席捲著歐洲電動車產業,而且因為歐洲過度依賴中國,可能不得不在最壞的情況下尋找替代方案。
一輛輛電動車趕出貨,不過現在供應鏈恐怕將變得吃緊因為中國大陸宣布針對鎵 鍺等相關原物料 進行出口管制,這些金屬主要用在電動車 半導體等領域,影響層面相當廣。
投資機構Piper Sandler分析師Harsh Kumar:「如果中國占98%的產量,那MACOM和Wolfspeed將會產生影響這是一種非常難以採購的金屬,美國不完全擅長的原物料所以需要一些時間適應但是對於中美科技戰,各家企業都已經學會事先保留了一些庫存通常是3到6個月。」
面對中國祭出的反制政策,讓法國汽車製造商雷諾董事長"塞納德"示警,1場中國風暴 正席捲歐洲電動汽車產業已經讓他徹夜難眠,他還提到中國的電動車產業 以及 原材料供應鏈,是他們多年來投資的成果,要複製這些 需要耗費數十億歐元,如果發生地緣政治危機,僅靠外部產品供電的電池工廠將受到相當大的損害,正在尋找替代方案以避免在電池耗盡等情況下使國家陷入癱瘓,專家認為找尋替代 有難度。
獨立貿易和政治風險專家 麗貝卡哈丁:「越南也是重要的產地我們都可以從越南購買但問題是,因為它沒有進行加工所以是可以開採,但沒有提取礦物質中的所謂的加工技術,實際上很複雜對環境也是災難性的。
同時俄羅斯技術國家集團卻宣布要提高鍺的產量來填補市場缺口消息一出,也讓中國媒體氣炸認為被俄羅斯在背後桶了一刀讓電動車供應鏈,又多了一個變數。(記者徐詩涵、 黃彥彰/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