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管會29日統計,前五個月金融三業獲利達2,500.5億元,較去年同期3,632億元年減31%,其中銀行業獲利達2,208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證券業也受惠台股5月大漲獲利365億元、年增34%,但保險業飽受避險成本所苦,累計稅前虧損73億元、年減逾1倍。
聯準會(Fed)上半年持續升息,銀行放款利差持續增加,且手續費收入及投資收益也增加,帶動銀行業前五月獲利歷史同期創新高,賺進2,20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46億元、年增25.3%,主要是本國銀行因投資淨收益增加、利息收益也增加,獲利年增535億元。
證券、期貨、投信業前五月賺36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94億元、年增34.8%。其中證券業主要受惠台股前五月上漲,自營部位獲利增加,但因交易量下滑,經紀業務手續費則呈現減少,前五月證券業賺274億元,年增77億元或39%;期貨業前五月賺26億元、年增9億元或53%;投信業前五月賺65億元、年增8億元或15%。
保險業前五月呈現虧損7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672億元、年減104.6%,其中壽險業仍受台美利差擴大、避險成本飆高衝擊,虧損95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790億元、年減105.6%;產險業防疫險理賠結束,獲利逐步恢復正常,前五月賺22億元,年增118億元或122.9%。
金管會也公布上半年對金融三業與上市櫃公司裁罰達1億877.5萬元,比去年6,748萬多6成。截至29日止,案件量以證期局最多,上半年開罰108張單、罰鍰2,548萬元,包括證券、投信投顧、期貨業裁罰24件、金額1,364萬元,件數與金額都比去年多,及上市櫃公司件數84件,較去年減15件,但金額2,184萬元,較去年多258萬元。(戴瑞瑤、魏喬怡/台北報導)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文章,追蹤FB、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