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AI爭霸戰靠"氣冷散熱"不夠看?揭密液冷技術
字級:
A+
A-

AI等高度運算應用百花齊放,也引發英特爾和超微等大廠,更加重視散熱需求,能有效幫資料中心降溫和節能的液冷技術,也引發眾多台廠投入。雖然目前AI伺服器仍有九成為傳統氣冷散熱,但專家預估未來將走向液冷散熱,到底液冷技術是什麼,透過鏡頭帶您一看究竟。

廣運執行長謝明凱:「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這邊的室溫大概是26度,所以我們打開來櫃子裡面實際上,它的溫度高達了50度。」

這是用來幫數據中心散熱的水冷背門,靠著水冷散熱科技降溫二十多度,全球瘋AI,伺服器晶片耗電功率升級,也讓過去在供應鏈裡能見度不高的散熱商機,如今成台廠兵家必爭之地!廣運在五年前成立傳熱事業群,搶攻商機。

廣運執行長謝明凱:「冷水跑在這個管線裡面,然後把熱帶走之後變熱水出去,冷水進去了以後,跑跑跑它會越跑溫度就越來越高,最後熱水就出去了。」

由於生成式AI等高速運算耗能量較高,英特爾新繪圖晶片處理器就高達700瓦,氣冷進入液冷將是時勢所趨!從廣運雙鴻建準高力勤誠等業者都搶進相關商機,但也有專家持保留態度,認為液冷技術現階段非完全成熟,傳統的氣冷散熱仍保有穩定市場。

廣運執行長謝明凱:「如果我把一台冷氣機裝在晶片的上方,你猜猜看,它的降熱效果會不會最好,我把冷卻盤管裝在門上面,所以我的降熱效果也是最好,那再更進一步,如果我把它放在我的液體裡面,我就完全接觸到這個熱源,我才能夠更快速的降熱。」

液冷技術也不斷日新月異,發展出浸沒式液冷,AI教父黃仁勳在台北電腦展曾稱技嘉的單相浸沒式冷卻是未來,工研院也結合業者其陽科技和廣,發表全台首見的雙相浸沒式冷卻,可解熱到千瓦等級!

非凡新聞記者黃歆如:「像我右手邊這台雙向浸沒冷卻系統,就是一種新的液冷方式,將伺服器直接浸泡在非導電的液體當中,能夠大幅提升能源效率。」

廣運執行長謝明凱:「當晶片的設計超過了500瓦、600瓦甚至1200瓦之後,面臨的問題會越來越高,所以到最後不單單是能耗沒有辦法解決,包含整個晶片運算的功率都會越來越差的情況下,只能利用水冷的散熱或者是我們現在在談這些浸沒式的散熱。」

廣運熱傳事業處長黃癸愿:「這部分是指晶片的核心溫度,目前一片是85度。」

1976年成立的廣運由自動化設備起家,二代接班後,除本業外積極布局熱傳事業,旗下與子公司太極轉投資成立的盛新材料也獲鴻海集團入股,合作發展第三類半導體。不過液冷科技現階段,仍有建置成本昂貴等缺點,資料中心和人員都要重新設計,並非一朝一夕。這場散熱革命還需要時間完成,但台廠已經爭相卡位,成為一股新勢力。(記者黃歆如、吳國豪/綜合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