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缺蛋情況好轉,蛋價也開始調降,不過缺蛋時隨蛋價漲價的便當、餐飲費用,卻沒有「跌回來」,形成「只漲不跌」現象。消基會表示,將針對以雞蛋為食材的餐飲市售價格作調查,屆時再公布調查結果,呼籲店家將蛋價下跌反映於市售價格。
早餐店老闆:「(蛋批發價)有調回來,差不多40%,最高的時候跟現在。」
荷包蛋在鐵盤上煎得滋滋作響,國內缺蛋情況好轉,蛋價也開始調降,北市蛋商公會證實,20日國內蛋的批發價,產地價同步再降2元,不過缺蛋時,隨蛋價漲價的便當、餐飲費用,並未隨著蛋價下跌「跌回來」,形成「只漲不跌」的現象。
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原本上漲到15塊的部份,應該要下跌才對呀,那我們會去調查,例如說早餐店啊、便當店啊,他們已經把蛋的價格,或者是便利商店啦,我們通常調查了以後,都會把這個商家的,他的店名、住址都會作揭示嘛,那揭露以後,我們就讓消費者了解,然後去做選擇。」
實際來到早餐店,還是有因應原物料成本漲價的公告,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表示,消基會將針對以雞蛋為食材的餐飲市售價格進行完整調查,並製作數據,屆時再公布調查結果,呼籲店家將蛋價的下跌反映於市售價格。
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呼籲廠商來降價這個,我想大概效果有限啦,你一個蛋,就是從10塊,一漲漲到15塊,一漲漲了50%啊,原物料價格上漲,就是這段時間,其實是差不多嘛。」
早餐店老闆:「買一個荷包蛋,要一個盒子裝,還要一個袋子裝,還要一雙筷子,對不對,賣10塊是真的划不來,要賣15塊,15塊有賺一點點,(10塊時)成本一箱都要600塊左右,所以說差現在,一箱還差不多500塊。」
店家喊冤,一顆荷包蛋15塊,已經是緩漲的價格,仍然吃不消,消基會則表示,接下來將公布各店家蛋類商品行情,交由消費者自行選擇。(記者溫婉廷、黃名緒/臺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