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年內,來自秘魯的印加果,已在全台創造出將近一千公頃的種植潮。70歲的退休工程師李勝棠,工作了大半輩子,不把退休金留著遊山玩水,反倒拿出五百萬回到故鄉美濃,當起印加果農,從採收到榨油全都一手包辦。他說堅持的這條路上是孤獨的,家人不諒解強烈反對,說他”講不聽”,為什麼這位老頑童會如此一意孤行?其實起因於他失智症的母親,帶您來看他的故事。
藤架上結實纍纍,萬綠叢中藏著一顆顆,宛如曬乾的小楊桃,長相不但像星星,還有點神似中藥的八角,其實它們全是產自於,南美洲秘魯的印加果。
創辦人 李勝棠:「印加果是全年都在開花結果,它比較適合陽光充足,溫度比較高的地方;2、4、6、7,這個七瓣的你看。」
彷彿找到幸運之星,大夥兒嘖嘖稱奇,原來七角形的印加果,在農場極為少見,四瓣五瓣才是大宗。
印加果屬於多年生的藤本植物,從一小串花授粉成功後,大約十五天就能結成綠色的小果,等它轉為咖啡色就能採摘。
這一畝田三分地,看似愜意的退休生活,其實是李勝棠這輩子從沒想過的,正因為李勝棠堅持,不灑農藥、不用除草劑,完全採用無毒友善栽種,園區裡不但生態豐富,就連小鳥都來築巢。
當初會接觸印加果,全是因為他的母親。創辦人 李勝棠:「我媽媽從七十歲開始,就罹患了失智症 ,然後活到九十五歲過世,我深深感受失智症,造成的社會成本實在太高了,而且對家庭的和睦真的,一個人得病,全家都變天啊。」
長達二十五年的切身之痛,讓他更加害怕,會不會自己有一天,也難以倖免。
創辦人 李勝棠:「我媽媽的兄弟姊妹,四個人全部都是失智,所以我很擔心我媽媽失智的DNA這麼的強,我被遺傳的機率是蠻高的,所以我對我的健康特別的關注。」
為了健康李勝棠首先關注,吃進嘴裡的油品,什麼油品他都願意嘗試,一個因緣際會下,發現進口的印加果,含有豐富的Omega-3,還為此做了個小小的測試。
創辦人 李勝棠:「我買進口的印加果果仁回來榨的油,它的酸價是2.95,你知道我自己種的印加果油,酸價只有0.2到0.3,酸價就是油品新鮮度的指標,越低越新鮮。」
要想吃到最新鮮的印加果油,李勝棠決定必須在台灣親自栽種,五年前毅然決然,拿出五百萬退休金,回到故鄉美濃當老農,完全不顧妻兒們的反對。
妻子 劉鳳英:「很自在的過退休生活就好了,為什麼還要忙這些東西,把自己搞得那麼累 ,連我都拖下水,(那當初妳有一直勸退他嗎)有,一直勸退他,結果到最後沒效啊,講不聽,孫子也都說,這個講不聽的爺爺。」
創辦人 李勝棠:「所以我跟我老婆還有跟我子女講,我自有盤算,所以請你們放心。」
彷彿解開麻花捲般,被根腐病入侵的印加果樹,從根部開始全都乾枯,李勝棠說這是他身體力行後,遇到最難對付的大魔王。
創辦人 李勝棠:「那一片你看枯死的很多,比較低的地方就比較容易積水。」至今他仍舊束手無策,只能一一砍掉重練。
▲新鮮的印加果油,色澤透亮,沒有油耗味,簡單燙個青菜,再淋上一點印加果油,吃起來口感溫潤,又帶點清香甘甜。(記者余建宏/攝影)
從育苗到最後的收成得耗時八個月,每個月果莢的產能,多達九百公斤。李勝棠也把退休的妹夫找來從事農活,倉庫裡滿滿都是採摘回來的印加果。
妹夫 鍾秋賢:「脫殼前就要曬(為什麼),要夠乾,它才剝得開來,因為它果莢很堅硬。」
難不成這些數以萬計的印加果莢,都得一顆顆人工去殼,李勝棠說為了把產能發揮到極致,他索性買了一台脫殼機。
脫殼後不計其數的果實,彷彿在長長的伸展台上全身舞動,不到一會兒,這些去除黑色種皮的白子,就是榨油的原料。
榨油前不但得把印加果豆,用過濾水全都洗淨,接著再用脫水機,把豆子的水分完全瀝乾,才能進行下一步的低溫烘焙。
創辦人 李勝棠:「太高溫會造成Omega-3,還有維生素E會破壞,所以我們不高於一百度以上。」
白色的印加果豆,透過機器會先變成混濁的黃色初油,等到過濾後進行冷壓初榨,才會滴出晶瑩剔透,帶有金黃色澤的印加果油。
創辦人 李勝棠:「我是工程師底的,我可以做到八百瓶一千瓶,但是我們目前的銷售量,只有達到兩百多初頭。」
新鮮的印加果油,不但色澤透亮,沒有油耗味,它也跟橄欖油一樣,不適合高溫油炸,只要簡單燙個青菜或麵線,再淋上一點印加果油,吃起來口感溫潤,又帶點清香甘甜 ,若是把美濃在地產的米法棍,沾點印加果油,讓上頭的孔洞吸飽油,麵包依舊綿密鬆軟,爽口不油膩。
李勝棠說他們最新研發的印加果油醋醬,靈感其實是來自於他對超商的生菜沙拉,情有獨鍾。
創辦人 李勝棠:「細心的去看它的營養成份,油醋醬竟然有十幾二十種添加物,不是說不健康,對身體是某種負擔。」
憑著一己之力,兩個退休的老頑童用心推廣,在台灣落地生根的印加果,人生下半場的"油戲人生",繼續上演著精彩戲碼。
(記者張琬筑、余建宏/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