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非凡最前線
買東西也能減碳! "負碳商品"把低碳價值化
字級:
A+
A-

台灣將成立碳權交易所,「碳權概念股」瞬間暴紅,淨零排碳不只是製造業的責任,就連零售業都出現了「負碳商品」,讓民眾買東西的同時,也能在自己的碳帳戶中累積碳資產,「台灣碳交易之父」李堅明認為,碳權交易流動性要高,要跟國際連結才能移轉。

現在走進超商買東西也能減碳,只要挑選有碳足跡標籤的商品,結帳後,掃描負碳標籤,就能連結到個人的碳帳戶。

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碳足跡是由環保署來核發的,這個碳足跡標籤,當我們知道它的碳足跡之後,我們就可以透過一般我們所稱的碳權,來做它的一個抵換,可以把它的碳足跡,可以把它做一個平衡掉,一般稱為碳中和,來鼓勵其他的企業也能夠多多的去做,碳足跡的盤查,然後進而再去做減碳。」

任何商品在製造過程中,都會產生二氧化碳,也就是碳足跡,台北大學跟超商合作,成立負碳商品實驗場,目前有20幾種商品,用台北大學購買的碳權,來抵消碳足跡就變成「負碳商品」,抵消後剩下的餘額,就能成為個人的碳資產,可以兌換現金折扣券。

台灣低碳社會與綠色經濟推廣協會研究員洪悅容:「它上面就會有寫說,我製造這瓶商品,它排放了360克的碳,於是在我們負碳商品專區,拿大於超過它的碳足跡的額度的一個碳權,來跟這個商品做一個附著,譬如說它360克,我們可能貼400克,或者是更多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把我們生產這瓶礦泉水的排碳抵消掉了,多的部份就是回饋給我們的消費者,讓他可以去累積他個人的碳資產。」

從2019年開始推動,總共累積超過1.2億噸碳資產,這是近期熱門的碳權交易小小的應用雛形,是從「社會科學角度」,拿碳權來換,另外還能從「工程角度」如碳捕捉、碳封存,用「自然方式」種樹以及植物行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用這三種方式達到減碳,比直接買綠電一度5到6元還划算。

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我們公司內部減碳,減一噸碳,(碳權)大概要6到7千塊,這相當的貴,現在買綠電也很貴,大家可能不知道,要減一噸碳的話,要買2千度的綠電,所以大概也要差不多,一度的綠電,如果包括電,包括綠證的話,也要5塊到6塊,所以2千大概也就要1萬上下。」

總統蔡英文預告,台灣將成立碳權交易所,學者建議市場流動性要高,跟國際產生連結。

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必須要先了解碳權,它的法律的本質,也就是說到底碳權是什麼樣的屬性,這個屬性背後才會產生碳權記帳的會計,還有稅法,這個碳權必須要是國際的追蹤,所以我們今天在台灣交易的碳權,必須要跟國際能夠去做連結,否則的話,也沒有辦法在台灣做很多的移轉。」

走向淨零排碳,學者認為除了企業社會責任,現在應該要推廣個人社會責任,從隨手消費中累積碳資產,為永續環境盡一份心力。(記者黃梅琴、黃柏凱/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廣告]休息一下,增值財富,也要投資健康喔↓↓↓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