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年疫情衝擊各行各業,但也有產業逆勢成長,傳統紡織大廠宏遠總經理葉清來表示,過去三年不畏疫情,仍不停出國拜訪客戶及參展,在2021年營收竄歷史新高,達100億元!現在更打入美國軍服、啦啦隊制服等市場,預計今年營收將逐季好轉。
宏遠總經理葉清來:「我們不管Covid-19,包括我自己,一個人四個月在國外跑,我去國外不是跑訂單喔,我是跑我們國外有好幾家工廠,五家工廠要去安撫人。」
回首過去三年,不畏疫情,仍不停出國,拜訪客戶及參展,國內紡織大廠終於在2021年營收,突破歷史新高達100億元,而在疫情期間也默默在進行數位轉型。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產學長郭秉宸:「傳產面臨就是現在,缺工缺料,然後業者很希望說能夠,透過AI能夠提質增效,降本減存,人才很缺乏的狀況之下,如何用一些工具平台,盡可能的讓他能夠,把線上的問題,產線上的問題,給發掘出來,發掘出來之後呢,透過工具去解決他。」
找來多位AI方面專家,舉辦研討會,切磋交流,宏遠也分享數位轉型成果。
宏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數位長曾一正:「以前現場主管,他可能查個資料,他要查個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MES(製造執行)系統,還到現場去查機台相關資料,那個太累了,那我們現在把它所有的資訊,把它整合到我們一個數位主件平台完之後,我就直接做很多,可視化的管理看板,現場的主管,現場的作業人員,他只要看你這些的看板,他就知道要怎麼做。。」
增加即時性、準確性,除了智慧力,還要精實力,精實管理,源自於豐田生產方式,從產品設計端,開始實施精實,能在量產前,先行改善研發技術和流程,降低產品前置時間,也減少後期生產製造的浪費。
疫情後,不只電子業,紡織傳統產業,一樣面臨去庫存,壓力,因此落實精實管理,更是首要之重。
台灣精實企業系統學會理事長洪郁修:「精實就是可以幫助企業,用最少最少的資源,來達到最大最大的顧客價值,那資源當然包含人,包含時間,包含流程,包含相關的一些空間場地等等,我們發現其實(傳統)產業,尤其是他們使用手邊的一些低科技的東西,就已經可以幫整個產業界,做很好很好的一些生產力的改善,甚至訂單,甚至是顧客價值改善的部份。」
當前宏遠已經打入美國軍用品市場,目前每月出貨已達50萬米,後續將可持續放量,再加上啦啦隊等制服市場的助攻,美國廠今年可望維持獲利。
合謙化學公司總經理高孟偉:「像我們現在用的Gore-Tex啊,這些衣服,它都是需要一些溶劑去做塗佈這樣子,那溶劑來講,不可避免會揮發嘛,我們的產品,最主要就是說,能夠做選擇性的吸附,那能夠讓客戶的廢溶劑,能夠回收再利用,那原本的做法可能用燃燒產生一堆二氧化碳。」
,
展示融合環保、科技、節能,綠色產品,今年自辦展,參加人數,總計超過1500人次,從布到成衣提供,機能兼具永續流行設計,也為傳統紡織廠,注入新的成長動能。(記者溫婉廷、林秋強/臺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