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曾經享有「製鞋王國」的美譽,如今光景不再,還被稱為夕陽產業,在新北五股還有一群人為台灣鞋默默努力著!68年次的鞋廠二代戴邦御,在父親意外驟逝後,一肩扛起老鞋廠,還得償還陸貨衝擊時積欠的龐大債務,他轉型開發一款完全不用膠的手工寶寶鞋,由一群高齡七、八十歲的國寶級製鞋師傅一針一線慢慢手縫,經由繁瑣的製鞋工序,才能成就出一雙雙留有匠人餘溫的手工鞋。
製鞋廠第二代 戴邦御:「這個卡通的他喜歡,可以先試試看,亮亮的可以嗎?起來走走看。」一看到自己最愛的卡通圖案,在腳上閃閃發光,小男孩立刻雀躍不已,但看在老闆戴邦御眼中,卻顯得憂心忡忡。
製鞋廠第二代 戴邦御:「我們算本土品牌的,比較沒有競爭力,我們還是會找那些能夠生存的商品,那大童就越來越少,所以導致現在我們公司比較主力的產品,大概就是0歲到學齡前。」
為了做出穿起來更舒適的寶寶鞋,六十八年次的戴邦御,開發了一款完全無膠的手工鞋,從最上層的鞋面、鞋墊、泡棉,再到下面的底皮和膠底,都交由這群經驗老道的製鞋師傅,一針一線,縫製而成。
製鞋廠第二代 戴邦御:「你想像一下,光這個線你用纏的,就需要耗多久時間。」師傅不光縫,還得用力拉,才能把鞋子的結構,縫合得更扎實,千萬別小看這一雙小小的童鞋,光是一隻腳就需要至少150公分的上蠟走馬線。
製鞋廠第二代 戴邦御:「她們會縫的,一個小時大概最多兩雙,手工也快不了,因為膠就是化學物質嘛,所以材質柔軟又吸汗親膚,我們設定給學步的小朋友,比較安全的選擇。」
初出茅廬的小夥子戴邦御抓緊空檔,趕緊跟製鞋超過一甲子的國寶級師傅諮詢討教,十年前父親意外驟逝時,他才三十出頭,不但得一肩扛下老鞋廠,還得努力償還陸貨衝擊時積欠的上千萬債務。
製鞋廠第二代 戴邦御:「放棄很可惜,但是要生存也不容易,變成一個循環,算是給我們一個重擊,我也是直接被端上那個位置,必須要去面對。」
母親 劉玉琴:「我有點後悔叫他接這麼辛苦的行業,還好他有企圖心,也有信心,讓這個區塊能夠發揚光大。」
看著寶貝兒子夾縫中求生,做母親的不惜砸下老本,也要用行動支持,就連她八十幾歲的好友,至今仍舊情義相挺。母親 劉玉琴:「怕她老人家太累,大量的就給代工大廠,她專門做我們的樣品。」
儘管師傅年紀大了,眼力大不如前,她還是竭盡所能的用自己的雙手,車縫出一個精緻的鞋面,裡頭的滾邊更是考驗真工夫。製鞋師傅 謝春美:「這個角度要先抓出來,因為有弧度,所以就要把角度弄出來才會漂亮。」
經過一連串繁瑣複雜的工序,終於可以把縫合好的鞋面,送到下一關給鞋底師傅,加強前後的支撐,製鞋師傅 洪欽揚:「要做一雙鞋子起來,真的蠻複雜的,工序好多好多。」
邁入古稀之年的洪欽揚,從十四歲開始當學徒,人生大半輩子都在製鞋,他親眼目睹,一雙鞋從踩踏出台灣經濟起飛的輝煌時代,沒落成世人口中的夕陽產業。
製鞋師傅 洪欽揚:「像我們這一代都比較勤勞,晚上差不多都要做到九點,所以薪水也是蠻不錯的,以前做男鞋一雙是八十幾塊,現在做男鞋一雙只有六十塊。」
洪欽揚說從手工拉幫,固定鞋面和鞋底,再到入楦定型必須一氣呵成,至於如何才能攀得漂亮,結構又要完善,他說只可意會不能言傳。
製鞋師傅 洪欽揚:「這個不會平,你要把它敲平啊,這個就是我們的工夫啦。」從言談中不難發現,師傅語帶驕傲,儘管手工貼合的時間相當冗長,一天最多只能完成四十幾雙,他也耐著性子慢慢做。
戴邦御說,像這一批三百多雙鞋子,全是幫百貨專櫃代工,但手工鞋產能有限,至少得花上半個月,才能包裝出貨,再加上大環境的改變,他只好轉變銷售模式,化被動為主動。
製鞋廠第二代 戴邦御:「以前是純代工跟經銷,現在已經轉成工廠直營,自己零售去面對消費者。」
挺過老鞋廠的黑夜寒冬,戴邦御更加深信,只要堅持在對的道路上繼續行走,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讓台灣的手工童鞋發光發熱。
(記者張琬筑、余建宏/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