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電動車浪潮、銳不可擋,但電動車要走上普及化,關鍵要克服缺電、和充電站不夠多、甚至是充電等待時間過長的問題。為了要儘速達到節能、淨零,車廠也研發油電混合動力的車種,大大降低使用汽油的機會,在電力模式下,續航力也接近100公里。另外在美國、中國、挪威等地,也出現了汽車換電站,希望能幫助解決,電動車車主的充電焦慮。
汽車達人Andy老爹:「我開了半年只加了三桶油,但是我我跑了8千公里。」
只加3次油、卻跑了8千公里,汽車達人Andy老爹大讚油電車的實用度,尤其在充電站不能完全普及之前,混合動力更獲得青睞。
非凡新聞記者陳盈卉:「現在開電動車,多多少少還是會有一點點充電的焦慮,特別是今天如果是走、比較長程,到比較遠的地方去,我還是會擔心到底電夠不夠用、或者是哪裡可以充電。」
而且今年初,美國發布的消費者報告,最佳汽車名單前十名,也以油電車強占五名,純電車只有特斯拉Model 3、Nissan Leaf進榜,燃油車則量縮到只剩3台,而且目前油電車款,在全球市占最大的幾乎都是日系的車款。
低趴、掀背車型,外型更加帥氣也突顯大改款後,動力升級的特色,電池容量更大、延伸續航里程,馬力也更強大,0到百加速縮短到6.7秒,只不過車輛使用油電混合動力技術升級,車價也比燃油車高出一到兩成。
汽車達人Andy老爹:「混合動力是一個非常難去設計非常難的一個技術,所以對這些因為而且你知道,油電的技術基本上都掌握在所謂的Toyota的身上,因為聽說有2萬多個專利,你看像歐洲的這個,這些比歐洲車廠的品牌他們比較少來做油電比較少,那當然現在為了,要迎合所謂的這個這個比較嚴格的環保法規,他得要把油耗表現降低。」
而在台灣油電車款,其實多以休旅車為主,包括RX 350h、Corolla Cross Hybrid、HS PHEV、X-Trail的e-Power等等,房車型更是日系掛帥,從Altis、Pruis、Crown,再到Honda的Civic、Fit,只不過油電車也常被認為是從汽油跨入電動時代的過渡車種,主要還是因為,純電車的充電站不夠普及,因此除了發展油電技術,美國、挪威、甚至中國,還出現了汽車換電池的技術。
機械底座滑進車底,自動換上電池,還能避免電池在快充期間,電能轉換成熱能的流失,造成電力浪費的缺點,目前美國的汽車換電技術,已經在舊金山灣區有12個電池交換站,並且還跟Uber車隊合作。中國品牌蔚來也在大陸以及歐洲布局,希望以油電或換電,來消除電動車世代的里程焦慮。(陳盈卉 奚詩超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