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
|
A-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法人購屋許可制「管住、不管商」,讓商辦市場蓄勢待發!今年已經出現13筆破億元的商辦交易,而總價最高的前5名,統統是法人拿現金、無貸款買進。不只傳統聚落:敦化南路讓企業願意花大錢置產,內科跟南港的單價相對親民,也吸引買盤目光。
位在敦化南路上的商辦,創下今年交易總價的最高紀錄,裕融斥資8.8億元買下了800坪空間,同時也寫下新高單價。
而第二高總價就出現在同一條路上、屋齡32年的商辦,機殼大廠可成3月底砸下4.6億元,買下2戶破400坪空間。攤開今年13筆破億元商辦交易,前5名法人全都拿現金買進,除了傳統大安區動輒單價破百萬元,內科也表現亮眼,平均6、7字頭行情相對親民。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內湖的商辦,它的樓地板面積比較大,對於想要規畫像是企業總部,或者是樓層需要面積比較大的,就會首先把眼光放在像內湖或是南港一帶的商辦,一方面總價門檻比較低,單價門檻也較低。」
老舊商辦外牆拉皮看不出年紀,但不只敦化南北路、北車站前跟中山北路的商辦群都陸續重建,導致供給更加稀缺,目前空置率3.9%,有望帶動租金再漲。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中古商辦現在都是屆齡30年以上,所以產權比較單純的這些總部大樓,它們都自行去做都更跟改建了,現在整體商業又復甦了,商辦的行情也有逐漸增溫的趨勢,接下來可以看到,商辦的租金確實是有可能逐漸地高漲。」
商仲業者分析,新商辦大多只租不售,企業看好未來改建效益,仍願意花大錢買舊商圈的辦公室,在《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下,法人買屋改採許可制、「管住不管商」,帶動商用市場交易不斷升溫。(記者 高昱晴、吳國豪/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