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店面市場開店最積極的,除了餐飲業之外就是藥局,根據<財政部>資料顯示,全台藥局已經比7-ELEVEN家數還要多了,藥局通路儼然已經成為店面新霸主,而且銷售額高達1669億元,創下近年新高。
放眼望去不管是 角間店面 或是社區型的店面都能看到藥局的身影,全台藥局店數比超商密集度還高儼然成為店面街道霸主。
藥師 沈采穎:「像就是電子業(跨界藥局),然後再來就是說像也有藥廠,那也有就是說那大家知道美妝店是超商,等於是說它們是超商也跨足藥界這個部分。」
民眾走進藥局到櫃台領藥,除了定期拿藥之外不少人還會順便購買相關保養用品,根據財政部資料顯示全台藥局店數 達1萬多家比7-ELEVEN還要多,年營業額1669億元,店數 營業額雙雙創新高。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 陳炳辰:「有很多的藥局它可能都充斥在一些社區型的商圈,因為其實社區型是一個最連帶,最緊密的一個消費行為方式,甚至是有一些比較老年人口,比較多的社區型的藥局,其實它們生意都滿好的。」
專家分析疫後至今 展店最積極的除了餐飲業之外 就是藥局近期除了 大樹藥局積極拓點,中南部知名的丁丁藥局也吸引企業公開收購股權,而且店內裝潢 也越來越現代化經營模式 更加多元除了賣藥,連嬰兒用品 日系保健食品 生活用品通通有,不僅持續吸引企業投入,也算是房東救星。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 陳炳辰:「其實不管你是從事在這個藥局或是說醫療體系,其實大致上資產實力上面會相對之下還滿堅挺的,所以其實我們有時候看到一些,就算是二線區域,社區型的區域,我們可能也看到它藥局的租金,都可以來到單月十幾二十萬的情況,對於房東來說也算是一個金雞母。」
隨著人口老化的趨勢藥局 跟著蓬勃發展不僅一躍 成為店面的街頭通路霸主,也可以發現台灣藥局連鎖化的浪潮仍持續當中。(記者徐詩涵、 張皓普/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