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分析人員真的要失業了嗎?雖然AI在金融應用早就不是新鮮事,但大家更好奇的是,去年底起以一己之力掀翻科技圈的ChatGPT,是否也能在金融領域掀起波瀾?在它問世半年後,相關學術研究也到了首波揭曉的時刻,研究員向ChatGPT發起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到底能不能成功「破譯Fedspeak」?
唱「鴿」還是放「鷹」?ChatGPT也懂聯準會風向
論文一:《ChatGPT 能否解讀聯準會態度?》
每當聯準會發布政策聲明,內容中繞口的用字遣詞,通常要透過華爾街分析師的解讀,才能一揭政策鷹鴿立場,而現階段的ChatGPT到底有沒有能力解析「暗示」?聯準會官員Anne Lundgaard Hansen及Sophia Kazinnik的這份論文肯定的告訴大家答案就是「YES」!
▲論文當中隨機抽取5段聯準會聲明中的句子/DELL-E、非凡新聞網製圖。
研究員從FOMC自2010年到2020年間聲明中,隨機抽取了5段句子,並派出研究室助理Bryson來代表人類分析師,觀察ChatGPT(GPT-3 & GPT-4)在解讀聯準會風向時,與人類分析師之間的差異,而最終得出的結果,是ChatGPT對於聯準會的政策判讀,已經非常接近人類。
第一個例子,Bryson認為,聲明強調通膨率低於目標,代表採行寬鬆政策來達到通膨目標是必要的,因此立場是「鴿派」;GPT-3則只解讀到委員會的表面意義,不傾向任何立場,標記「中立」;GPT-4卻同樣指出,聲明強調通膨現狀未達目標,聯準會態度可能傾向寬鬆政策,解讀「偏鴿」。
第2個例子裡,GPT-3、GPT-4與Bryson都判斷,聯準會聲明暗示經濟尚未復甦,因此政策立場「偏鴿」、「鴿派」,這種情形也發生在第3、4例子之中,AI與人類研究員的解讀高度重合;此外,雖然在1、5題GPT-3的判讀出現些微偏差,但也僅是判斷政策「中立」,並沒有出現與Bryson完全相左的解讀。
因此,學者認為,GPT模型在對聯準會聲明的「鷹鴿解讀」表現出強大的能力,雖然偶爾還是會發生錯誤,或是沒辦法捕捉到專業人員才能捕捉到的細微差異,但總體而言,ChatGPT仍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工具,可以協助金融領域的研究人員和分析師。
ChatGPT神助攻!預估股價走勢不求「人」
論文二:《ChatGPT可預測股價走勢嗎?回報可預測性和大型語言模型》
好的老師帶你上天堂,壞的老師讓你住套房,ChatGPT能不能成為分析師們的神助攻?佛羅里達大學金融學教授Alejandro Lopez-Lira及Yuehua Tang讓ChatGPT扮演金融分析師進行半年測試,解析5萬多條紐交所、那斯達克等三間交易所上市股票的新聞,甚至包括2021年底以後、不在ChatGPT學習文本的新聞。
研究人員讓GPT-3.5判斷消息好壞時,以「Yes、No、Unknown」再配上簡短的句子解釋原因,分析「Rimini Street在甲骨文的訴訟中被開罰63萬美元」的新聞時,ChatGPT就判斷消息對甲骨文來說是「利多」,因為罰款將提振投資人對甲骨文保護智慧財產權能力的信心,並增加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
研究也發現,ChatGPT的答案,與股票走勢存在統計聯繫,甚至比隨機預測更能準確判斷隔日的股價走勢,顯示這項技術已經可以正確解讀新聞影響。學者也期待,在兩篇論文都取得超優成績的ChatGPT,能讓AI在金融應用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