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科技戰再度升溫!為了反擊美方晶片禁令,中國對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發起國家安全風險審查,美光隨即發布聲明,表示正積極和相關單位溝通,並全力配合審查作業。外界擔心,這可能會影響到美光在中國大陸占比的11%營收,不過,專家分析,中國的舉動偏向示警意義,實際採取舉動的可能性較低。
外媒主播:「中國網絡監管機構宣布,對美光在中國銷售的產品進行安全審查。」
美中科技戰火花四射,面對美方打壓,中國出手反擊,點名要審查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產品,外界擔心,會衝擊到美光在中國大陸占比11%營收,並造成全球供應鏈緊張情緒。
外媒主播:「中國沒有具體說明,美光的哪些產品將受到審查,總部坐落在愛達荷州首府博伊西,記憶體晶片生產公司美光,在中國有生產基地,並在世界各地都有設置工廠。」
根據統計,科技巨頭在中國的營收比例,其中高通占比64%,博通、英特爾、超微和輝達市場營收都比美光更高 ,分別占了35%、27%、22%和21%。美光發布聲明,表示正在積極和相關單位溝通,並全力配合,確保產品安全性以及對客戶承諾。專家分析,中國在記憶體製造方面,還是得仰賴美光、三星、海力士等等廠商,至於對其他科技大廠開刀的可能性也不大。
光電協進會特約研究顧問 柴煥欣:「如果說只是宣示意義大於實質意義的話,那基本上對於供應鏈的影響就不會太大,中國還是要保他的經濟成長率,保四、保五這樣的一個目標,還是一個重點,那組裝業就變成重中之重,GPU、CPU這些東西,中國還是仰賴美國進口,全面地把這些公司趕出去,對中國來講的話傷害更大。」
產業專家示警,如今中國開始對美國企業採取動作,後續台、日、荷等國更要提高警戒,是否擴大審查,同時對電子業以外的產業下手,雙方角力下,也得看美方態度,如何因應。(記者劉至柔、詹明樺/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