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法完成後,第一場台北市精華地段的土地標售案,開出紅盤,就位在吉林路上,天主教「瑪利諾會」會館大樓!台北市開發土地難求,難得出現完整產權土地,吸引9組人馬搶標。專家更點出,推算得標總價5億上下,規模偏小,風險比較低。
位在吉林路上的教堂屋齡已經50年了,20號開標,吸引9組投資人來競標,戰況非常激烈,最後是由一家非上市的建商得標。
庭院擺放塑膠椅跟植栽,還有人員從鐵門進出,位在北市精華地段的教會,基地153坪屬於容積225%的住三土地,不論是底價、決標價、甚至買方背景都保密到家,市場評估底價大約4.6億,推算得標價總價落在4.9億,專家分析,得要超過5億才有機會順利標下,更被視為修法完成後,建商進場獵地積極度的指標。
宏大國際資產公司總經理陳益盛:「雖然是在修正案之後的一個案子,但我覺得說第一個它地點不錯,第二個它總價跟規模也不算大,所以說可能能夠承受的風險評估,是還可以,如果說是5億多的話,那手上的現金有5億 10億的還非常多。」
即使當前有選擇性金融管制,18個月限期動工的金箍咒,導致建商保守買地推案,這次標案卻開出紅盤,專家分析,政府對都更危老相對寬鬆,綜觀整體土地市況,商仲還是用「烏雲籠罩」來形容上半年表現。
宏大國際資產公司總經理陳益盛:「原物料不確定的情況下,房價又可能在升息會壓力之下,也可能持續下探,所以評估還是會評估,但是相對會保守一點,所以跟推案量,跟推案的規模可能都會縮水,離捷運交通或產業比較遠的,那個就是『剉咧等』。」
除了台北市難得出現完整產權土地標售,北市府上半年將公告,北投製片廠招商、內湖潭美段設定地上權、舊Zoo mall生態主題園區的BOT與OT案,新北市機捷A3的溪北轉運站,6月也將啟動BOT評估,不論是標售還是招商,都成為修法後土地市場的熱度指標。(記者 高昱晴、黃柏凱/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