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非凡最前線
出國玩「藥」怎麼帶?醫師建議「5大類藥品」不要忘
醫師強烈建議出國攜帶「一般的常備藥品」。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醫師強烈建議出國攜帶「一般的常備藥品」。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字級:
A+
A-

隨著全球COVID-19疫情趨緩,出入境及居家檢疫相關規定鬆綁,許多民眾開始規劃出國旅遊。旅途中可能會出現身體上的不舒服,藥師提醒,玩樂的同時別忘記潛在健康風險問題,若出發前多一分謹慎,做好自我藥事照護,就能玩得開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藥師黃昱臻表示,首先藥品準備取決於個人身體狀態及旅遊行程內容。本身有使用慢性病用藥或有需長期使用的藥品,要確保攜帶足夠藥量,為保險起見可以多帶幾天份,可將藥名、用法用量列成清單並註記藥品過敏史,當有購買藥品或是有就醫需求時,這份資料可做為參考。另外,要造訪瘧疾疫區,請醫師開立預防性抗生素,按醫囑服用,有登山及雪地活動等行程時,請醫師開立高山症用藥。

此外,黃昱臻強烈建議攜帶「一般的常備藥品」,可至健保藥局向藥師諮詢及購買。旅遊常備藥品可分為五大類「解熱鎮痛藥、抗組織胺、止暈藥、腸胃藥、外用藥」,解熱鎮痛藥用於治療頭痛、牙齒痛、關節痛、經痛等,還有退燒的功能。

因溫差大造成流鼻水,或因接觸過敏原導致眼睛及皮膚搔癢,黃昱臻表示可使用抗組織胺緩解症狀;止暈藥需在搭乘交通工具前半小時至一小時服用,可能會有嗜睡的副作用;在公共衛生條件較落後的地區,飲食後要注意胃腸道的狀況;擔心蔬菜水果攝取過少導致解便困難,可以先準備便秘藥;止癢藥膏、優碘及外傷藥膏,可緩解傷口不適並減少感染。

黃昱臻指出,特殊族群如兒童、懷孕婦女、洗腎病人,在準備旅遊用藥時,建議先由醫師評估身體狀況後再選擇藥品。黃昱臻提醒,在搭飛機時,藥品可置於隨身行李,若有需冷藏藥品,請準備保冰袋和保冷劑。各國對旅客攜入藥品管理不同,特別是管制藥品及含鴉片成分藥品,請在入境他國前確認清楚。

※本文授權自台視新聞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