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研新創享譽國際,特別是投入醫療相關領域,比例逐年成長,現在的占比已達40%,年初再傳捷報!在美國舊金山,摩根大通健康醫療大會周,所舉辦的RESI會議,有結合半導體與生醫的新創,勇奪募資短講挑戰賽的第二名,靠得是怎麼樣的技術與特色?而在矽谷當地又有哪些有趣的新創生態?請看我們的跨海專題報導。
挑高屋頂,典雅吊燈,金光閃閃的宴會廳裡,一桌桌不是在吃大餐、喝下午茶,而是在談生意與合作!每年初當摩根大通健康醫療大會舉辦之際,RESI生技早期投資會議,也會在舊金山登場,今年邁向第十年,來自全球有超過60組B輪融資以下規模的新創獲選,與舊金山當地500多位投資人,200家以上的醫材及製藥廠商進行募資短講。
把握難得機會同時,還要爭取年度贏家殊榮,讓現場投資人綜合評分,觀展人也會拿到票券,投給喜歡或支持的新創公司。
活動主辦單位,LSN的創辦人兼執行長Dennis Ford,受訪談到台灣時就直言:「我們曾經把RESI會議在2019年時帶到台灣舉辦,我們也很期待
能夠再延伸雙方的合作關係,因為我們真的很喜歡台灣!從晶片的製造,或是產品的設計的能力,都是又好又快又實惠,所以我們真的可說是台灣科研與新創的頭號粉絲。」
唱名瞬間,歡呼聲四起,因為頒獎時,台灣果然沒缺席,由癌症辨識新創醫華生技,獲得投資人青睞奪下第二名。他們結合半導體晶片、醫學與AI,2cc的血就能快速檢驗出癌症,是新創中較為罕見的跨業跨領域整合,還展現台灣獨特的國際競爭力。
只是醫華從2015年一路走來,篳路藍縷可不容易,創辦人黃忠諤說:「台灣半導體不只用在電子上面,在未來的科技醫療上面也有所助益,這次能獲獎,最主要也是因為國科會大力的補助。」
國科會副主委陳宗權也補充:「我想這一塊是我們一個厚實力,過去ICT很強,我們現在結合在醫療方面,培育新創,也可以為我們帶來下一個世代,未來我們產業的主力。」
其實醫華已算是較成熟公司,但對於羽翼未豐的小新創,要來尋找這種機會,門檻不低,先別提報名後是否能入選,光是一張RESI的參展門票,就要至少1795美金,因此才需政府幫幫忙。但如果想要更接地氣,人與資金的連結還有這招!
舊金山特派記者朱思翰:「Speed Dating極速約會,是現代男女想要在短時間之內認識非常多陌生人的一個婚戀方式,但是這一招不只是拿來交男朋友女朋友,在矽谷現在也拿來做生意。」
宛如夜店的炫彩燈光,加上動感音樂的催化下,初次見面的陌生人,也能熱絡的玩起來,在這裡自我介紹方式很特別,一晚有36組新創輪番上陣,向台下約60組矽谷投資人做Pitch募資短演講,有人慷慨激昂,有人手足無措,但同樣的是都只有一分鐘時間。時間用盡,就得下台,寶貴60秒該如何把握?
MTB的創辦人, Marco Marinucci受訪時就表示:「這裡是矽谷!一分鐘短講就像是奧運級的,我們每天都被上百個項目轟炸,所以短講內容要像坐電梯一樣,得盡量縮短一樓到五樓的時間,而且最主要目的,就是引起投資人後續再討論的興趣。所以再次強調,要鎖定一個最重要訊息,一個就好不要四個,來作為短講中最想傳達的訊息。」
另一位著名的風投機構,SVA總經理Gloria Maceiko則認為,還是看到很大的語言問題:「我還算是習慣台灣口音,所以我可以聽懂大多數內容,但我的一些同事並不熟悉,所以在理解上就有困難。」
要講重點,還要引人入勝,這場超級新創生死鬥,每階段都會選出小冠軍,但最精華重點,其實是在中場的20分鐘休息,投資人會藉由剛剛的短講,直搗有興趣的新創團隊,看看有沒有機會「交往」下去。
到史丹佛受訓的指向科技創辦人紀秉賢說:「我覺得一個最大的差異點是說,其實台灣跟美國真的是兩個不同風情文化的地方,我們發現其實我們跟VC(風險投資人),在溝通的過程中,有時候沒有辦法很有效的溝通,這是因為我們兩個國家重視的點是不太一樣的。」
在台灣在美國,做生意及募資的方式都不同,因此經濟部技術處才在2021年,推動TREE計畫,也就是科專事業化生態系推動計畫,更邀請矽谷業師遴選十個團隊,在去年十月出發「移地訓練」,分別在Berkeley與Stanford,兩所頂尖大學進行新創輔導。
醫起付創辦人楊承益:「主要是在台灣的話,不像矽谷的風氣這麼豐盛,我們來這邊的話才能有機會接觸到很多的投資人,而且在這邊的投資人他比較有國際觀,未來想要做海外的企業的話,必須要來這邊接受挑戰。」
柏克萊新創加速器SkyDeck,全球第五,校友人脈綿密多元,史丹佛大學則是與技術處首次嘗試,共同擬定一套台灣科研新創的專屬培訓課程,三個月的特訓,一對一客製化。畢竟做研究、做生意,都得要有創新突破的思維,台灣人的性格做事能力強,但說故事的技巧卻是有待加強,透過海外各種經驗的激盪,踏上國際舞台的台灣獨角獸,正準備飛揚。(記者朱思翰、顏連凱/美國舊金山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