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受到烏俄戰爭使的能源及電力不斷高漲,根據外媒報導顯示,來自南美洲的金屬產能供應日益嚴峻,全球正面臨銅短缺的問題,加上全球市場需求升高,國際銅價高檔震盪,分析師預測,銅金屬供不應求的狀況,將持續到今年(2023)底,甚至是2030年,而資源短缺的危機,更加劇通膨情勢。
紅橙色帶金屬光澤的銅,不僅具有導電導熱性,還被應用在電動車、運輸、太陽能發電等領域,而工業用途廣泛的銅,向來被視為經濟重要指標,專家日前指出正面臨短缺問題,恐怕會持續到2030年。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分析師郭明洲:「現在有很多國家在做一些基礎建設,然後東南亞跟南亞那邊,也有在做電網建設,他們其實基礎建設對銅的用量蠻大的,此外的話就是,最近興起的像電動車,它的那個零組件對銅使用量是增加的,造成全球銅的供給更加不穩定。」
去年戰爭通膨能源電力高漲,加上南美洲產能因罷工影響,國際銅金屬供給不足,同時推升金屬報價,造成廣大的下游產業成本上升,甚至導致整體通膨壓力跟著提升。
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許文憲:「銅目前是屬於比較高點,比較短缺,上周在9千5,今天大概回到9千點左右,目前訂銅都是像期貨一樣,大概預估下訂單大概是在4到6個月,那未來會不會再拉長,我想會。」
根據倫敦金屬交易所,銅價從去年11月每公噸7,500美元,到今年1月飆升至9,550美元,呈現七個月高點,而在今年一月銅價也上揚了10%。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分析師郭明洲:「全球銅的庫存是一個下降的趨勢,就更助漲銅上漲的想像空間,這兩年的銅都是一個高檔震盪的一個模式,高檔水準的趨勢,可能短期不會改變,因為畢竟是需求面的力道還是蠻強。」
專家指出整體來看,今年全球銅金屬的應用在中國解封後,不管是5G建設、風電、電動車,或綠能產業需求仍強勁,而資源短缺危機更加劇通膨情勢。(記者徐芷婕、邱文傑/臺北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