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邁入秋冬季節,想要遠離城市,不少遊客會選擇來到新北烏來,欣賞這裡的山明水秀。但經過多次風災重創,與疫情的「重新洗牌」,當地店家認為,不能再單打獨鬥,他們透過數位群聚串聯,除了架設官方網站,設計一系列好吃、好玩的深度體驗路線,還讓射箭、傳統編織等課程走上「雲端」,與各地網友互動,只為讓更多人看見,烏來深刻的文化之美!
群山環繞,煙雨迷濛,遠離都市塵囂的這片山明水秀,就在新北烏來山上。
群聚領導企業 簡建中:「烏來是一個國際觀光的一個勝地,有非常多的國外遊客,還有國內遊客,他們都會來體驗泰雅族部落的文化、生態、美食。」
烏來的迷人之處,不只在於好山、好水、好溫泉,更因為浸染著泰雅族文化之美,讓這片山林多出不一樣的人文景緻。
獵人的眼,瞄準靶心,拉滿弓後,單手一鬆,「咻」一聲地正中黃心!他是國內頂尖的「弓匠師」─周瑞祥。
群聚成員 周瑞祥:「發覺到一件事情是說,傳統弓箭在台灣目前玩的人數,差不多將近萬人,有這麼多的人,但是在於國際比賽的接軌上面,它是沒辦法並駕齊驅的,那就在這個想法之下,就開始研究弓箭。」
原本是電視台攝影記者的周瑞祥,因為接觸到傳統弓箭,讓他的人生因此走向不同的岔路,在他三十六歲時,回到烏來老家,把手中的攝影機,換成一根根木材。
群聚成員 周瑞祥:「民國八十六年的時候,我就拿第一座傳統弓箭比賽冠軍,所以大家就開始矚目到這個弓,一般來講,他們都用『竹木』來去做,然後『木頭』的弓很少,在手法上面不一樣,我的研究跟文化的基底,是以泰雅族最基礎的東西去做研究。」
從一開始四處拜師學藝,模仿耆老的削刀技術,到後來慢慢摸出訣竅,現在靠著簡單的刀具,就能將一根平凡無奇的木材,化腐朽為神奇!
群聚成員 周瑞祥:「這一次就特別受群聚邀請,我們這邊可以教人家做很容易的箭的DIY,所以在店家來講,讓自己更能夠發揮所長,也讓更多的人能夠體驗到傳統弓箭它的文化、它是怎麼使用的,以及它整個過程,能更深入的了解。」
群聚成員 周瑞祥:「不過有些東西是不能假手以機器的,木材給你的東西就是,你要順著它的意思,然後慢慢把它刮除到它可以做成一支弓。」
除了能做出大家搶著要的傳統弓箭,媒體出身的周瑞祥,更懂得行銷的重要,他突破以往,線下結合「線上」資源,讓背後的文化工藝傳得更遠。
群聚成員 周瑞祥:「過去自己比較著重在,如何把傳統弓箭的品質做到最好,讓射手或收藏家自己找上門,但現在有了數位載具的幫忙,像是架設官網或臉書,還有LINE@也有英文客服,幫助我們傳統弓箭的同溫層,不再僅限行家,而是大小朋友都有機會,體會泰雅族的工藝精神。」
群聚領導企業 簡建中:「烏來群聚它的定義呢,就是烏來有什麼好吃、好玩的,盡在這個官方網站裡面。所以未來不管在國外或國內的遊客,只要上到我們的官方網站,可以一覽無遺看到我們的店家,不管是深度體驗、快閃體驗,這個都可以到我們網站裡面預訂。」
藉由架設官方網站,設計一系列好吃又好玩的單日快閃與深度體驗,路線還翻譯成英文,讓體驗行程更加國際化。
導覽介紹:「How are you 你好嗎?就是『Lokah su ga』(泰雅族語)。我要回答說,我很好、『Lokah gu』(泰雅族語)。你要去哪裡是『musa' su inu』。」
透過數位群聚計畫,串聯著烏來當地的返鄉族人,持續為自己的家鄉、文化譜出新的樂章。
群聚成員 沈美露:「在泰雅族來講,女生如果不會編織的話,她就沒有這個資格來文面,那相對的男生沒有能力去獵山豬之類的獵物,你也就沒有這個資格去『文面』。」
烏來織女沈美露,二十年來不曾改變,手中經緯交織的圖紋,就像紀錄著她每一天的心情點滴。
群聚成員 沈美露:「為什麼老人家說,她織布的那個織布條是她的日記本?因為她們每天在織的時候,每天的心情不同,所以她們在織的那個織布條,也許可能會有一些心情不好的時候
,可能織的部分比較快,或是打得比較鬆。」
帶著學員深入解碼,織紋背後的美麗與哀愁,沈美露在接觸織布之前,其實是位家庭主婦,但直到二十三年前的這一天,她的人生出現重要的轉捩點。
群聚成員 沈美露:「我在南投仁愛鄉清流部落的時候,有一個修女就用廣播說,六點半到修女的家裡,這邊有傳統地機要織要學習。可能是因為麥克風沒有關掉,我就聽到那個『碰碰』聲,我聽到那個聲音,就讓我想起那個媽媽、奶奶。」
因為懷念的「咚咚聲」,讓沈美露開始愛上織布,也讓她決定回到家鄉烏來,傳承母親手中的編織技藝。
群聚成員 沈美露:「因為在過去,沒有數位這樣的直播分享,透過這樣的數位群聚,其實我在行銷方面更輕鬆,可以借用現在的臉書、IG還有LINE,這三個數位的部分的話,其實對我來講是幫助很大。因為只要我有想法,如果我今天想要推一日遊的活動,我就會先在臉書上面發布上去,那我行程的位置在哪裡,網友就會說加一、加一,我的商品的部分曝光率會更高。」
群聚成員 沈美露:「今天呢,我們要做一個線上的DIY教學。」
當傳統工藝結合數位科技,教學的空間,也不再僅限於實體店面。現在有更多群聚成員,跟著走上「雲端」,找到舞台,揮灑創意。
群聚成員 高淑美:「我做體驗就是說,一批一批地栽種馬告,沒想到馬告真的在竹林,長得真的是很旺。」
透過線上直播,讓大家身歷其境,同樣身為在地人的高淑美,在烏來經營有機農場,時常帶著遊客體驗,如何將馬告變身療癒小物。
群聚成員 高淑美:「今天我們的DIY,是用馬告的精油,來做成我們現在要做的『馬告滾珠精油瓶』,你們滴好了之後,你要輕輕地輕輕地搖。」
在數位群聚帶動下,成員從八家成長到十二家,會讓他們紛紛走上數位轉型,是因為烏來過去經歷多次風災,近年又受到疫情的「重新洗牌」,小小店家或許不能再單打獨鬥,而是選擇團結凝聚,力量才會壯大。
群聚顧問 林家豪:「每一個商家都要開始去做臉書發文,都要跟你們的客戶做連結,那再來就是我們已經成立的,像LINE的官方帳號跟YOUTUBE的頻道,我們就可以拍一些簡短的影片,讓大家都能夠透過影片來感受,烏來在地的群聚的美。」
絞盡腦汁後,群聚成員也會來到這家泰雅廚房用餐。但在這裡,他們不先談公事,因為嘴裡會先被桌上美食,塞得滿滿滿!
取自山上新鮮豬肉,肉質好得沒話說,與洋蔥不斷翻炒,再加上馬告風味,香氣撲鼻!緊接著,重頭戲就要登場。
店家:「淋上去,它就會釋放它的味道出來。」
利用山泉水養出來的清蒸鱒魚,色香味俱全!靠的是泰式檸檬醬汁提味,更少不了,藏在魚肉裡,這一點一點的「靈魂香料」。
群聚成員 黃國立:「用馬告跟刺蔥,刺蔥是『tana』(泰雅族語),我們馬告是山胡椒,我們做一些不一樣的料理。」
從這道隱藏版菜單中,就能看出主廚的用心,他先是將小雞腿剪成肉球,加上鹽巴調味,醬油上色,再用米酒去腥,灑上小米讓口感更多層次,最後配上刺蔥就能入鍋,炸出黃金滋味。
群聚成員 黃國立:「我們的長輩就是我的岳母,她不斷地去教導我們這些料理過程上面,儘量就是說用在地的食材,像是馬告、刺蔥,還有就是怎麼去愛妳的太太這樣。」
把對太太的愛融入菜色,原來餐廳大廚黃國立,二十多年前,不只是被烏來的美景吸引,更因為身旁這位泰雅姑娘,才從香港跨海來到烏來定居。但這麼多年來,走過風災也碰上疫情,所幸透過數位工具,讓小餐廳絕處逢生。
群聚成員 黃國立:「我們年紀大了,對電腦不是很熟悉,剛好我們碰到這個團隊、我們群聚,從我們無的東西,變成有的東西。我們一家小店我們可以擁有Line pay、台灣pay,甚至是街口支付,你叫我們老人家弄這個東西,我們完全不可能啦!」
群聚領導企業 簡建中:「在未來的話,我們為了要把數位的方式,串聯而成的店家,製造出更多的,屬於在地產業鏈的經濟效益。」
在過去,或許一個人走得快;但現在,一群人反而能走得更遠。藉由數位群聚,讓烏來店家團結力量大,也將烏來深刻的美,突破籓籬,推向世界各地。
(記者蔣淮薇、余建宏/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