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鄉是彰化重要的水源頭,擁有豐富的農業與生態資源。為了拉近消費者與食材產地的距離,這裡有一群從事農業和手工生產的職人串聯起來,以友善耕種和食農教育推廣家鄉的風土,設計深度的農村體驗。他們還用數位工具行銷二水,吸引更多人造訪,讓遊客來到這兒,帶走的,可以不只是一份農產伴手禮,更是一份美好的體驗感受。
雖然已經到了,火龍果產季的尾聲,但郭燉論整理果園的工作,可沒有因此停下來。群聚領導企業 郭燉論:「已經開完花變黃了,就要把前半段這邊給摘掉,那從這裡摘掉,到整個長大成熟、變紅,可以採收的時候,大約是三十五天,這每一顆都要用手工把它摘掉,確保它將來長大的時候,外貌跟品質都會比較漂亮」。
雖然小時候,就跟著父母務農,但他真正踏進果園來,不過才六年前的事。從教職退休後,他跟著太太搬回家鄉彰化二水,展開"新移民"生活,用友善耕作方式,把火龍果種得碩大飽滿,即使到了冬天,生長速度慢,味道卻更加迷人。郭燉論:「一個看色澤的紅不紅,一個是看果粒的大小,再看看蒂頭的地方,是不是維持綠的顏色,愈綠代表愈新鮮」。
除了是火龍果小農,他同時有很多種身份,是退休老師,也經營預約制的招待所,這一年他更忙了,找了許多在地農民和手工生產的職人,串連成群聚,用網路與數位工具,來行銷彰化二水。郭燉論:「透過這個數位的工具,要讓我們把產地的東西,跟消費者之間,做一個有效的連結,透過網路的媒材,去幫我們行銷,所以大家都有認同以後,我們就找到這些人,一起來做一個串連」。
從蜂蜜、絲瓜絡到毛巾、麵線,甚至餐廳團膳業者,都能拿掉產業界線,一起到網路世界裡行銷展售。群聚成員 陳雅芳:「就是可以學習到,怎麼樣去做一場直播,怎麼樣撰寫直播的腳本,還有節目要怎樣規劃流程,還有做字卡,例如說在直播當中,怎麼樣去跟觀眾做互動,可能我們會辦抽獎,或是請觀眾來留言,然後可以增加觀看的人數」。
而在秋日的星空下,一場大地餐桌饗宴,也首次在二水登場,料理職人用當季食材,變化出一道道特色佳餚,餐宴期間,還用"數位菜單",來介紹食材與生產者,讓餐桌上呈現的,不只是一道道"看得見"的美食,更是"吃得到"的故事。群聚領導企業 郭燉論:「在整個搭配上,我們真的卯盡了全力,做很多的準備,當然效果也很好,很多人都很驚訝說,哇!二水可以辦這樣的餐桌,可以營造這麼好的氣氛,可以吸引那麼多人,想躍躍欲試來參加」。
群聚夥伴合作,一起嘗試,新世代的行銷模式,辦餐桌、拍RAP影片,連高齡76歲的阿公級農夫,也變得很潮。群聚成員 劉炳賀:「剛開始我講不出來,唱不出來,看他們一直唱一直唱,我無形中也就跟上了;老實說,在無形中一個團隊的精神,還有合作,互相支援、互相扶持,都會顯現出來」。
回歸到農民角色,劉炳賀把自家農場,打造成像是一座平地森林,在這裡處處都有驚喜。打從二十年前,農場轉型後,劉炳賀就再也沒用過化肥、除草劑,周邊植物自然生長,看起來像荒地,但其實腳邊的千年芋,或樹上的蛋黃果,都能變成嘴裡的風味佳餚。
不只帶遊客挖掘蔬果,探索生態,劉炳賀其實也在分享他的生活。「這個環境,這個大自然,我時常掛在嘴邊,希望來到這裡,可以感受這個環境的好」。
已經高齡76歲的他,總是笑嘻嘻的,像是家裡長輩,一樣的和藹可親,他向遊客,手把手的傳授,製作古早味米食的撇步,透過這樣的深度體驗,希望讓來訪的遊客,更認識彰化二水。
因為加入了群聚,讓他學習到不少新的銷售觀念,劉炳賀這才發現,與夥伴合作,一起在網路上行銷,跟平時的個人經營,根本是兩回事。劉炳賀:「本來我們都想自己的,做自己的,人家說的單打獨鬥,結果參加群聚之後,不到半年的時間,我發現我也跟得上他們,我也學很多」。
群聚裡,還有很多人像劉炳賀一樣,熱愛著彰化二水這塊土地,站在田邊,關心收割狀況的,是米廠第三代 林肇榮,他在當地與一百多位農民契作,推動友善耕種,建立起水稻健康的管理模式。群聚成員 林肇榮:「經過礱穀機脫殼,它可以變成糙米,在這過程裡面,首先會有稻穀的殼,所以我們叫粗糠,然後糙米要變成白米,要經過精米機,它會有三道研磨,第一道破壁,第二道是去米糠,第三道是調整白度,再來是經過洗米機,再潔淨拋光」。
精米過程繁瑣,從一粒稻穀到一顆白米,從頭到尾得要經過十二台機器,最後才能變成,這粒粒晶瑩剔透的模樣。正因為得來不易。讓林肇榮決定加入群聚。從一個人,變成一群人,有了大家的集思廣益,共享資源,品牌能見度更廣了。林肇榮:「加入群聚以後,確確實實可以把我們產地,在地的一個特色,重新再讓人家更清楚的了解到,品項也多元了」。
這群在各自領域打拚的小農職人,因為相同理念而結合,成為彼此最有力的夥伴,他們一起打造新的在地品牌,也帶動了彰化二水的地方新經濟。
(記者鍾惠晴、劉鑫昌/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