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台灣真善美
發明雜訊抑制技術 吳宗霖獲傑出科技貢獻獎
字級:
A+
A-

隨著電子通訊產品越來越普及,電磁雜訊干擾問題也層出不窮,台大教授吳宗霖鑽研雜訊抑制技術長達24年,在美、日、台、歐共48個專利,技術移轉金額約3000萬元,全球有超過 30 家知名電腦及網通品牌導入,技術已經使用超過1億多次,吳宗霖教授的研究受到國際學術殿堂肯定,更獲頒2022年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

滑手機卡卡的,電腦lag轉圈圈轉不停,不是網路有問題,而是電磁雜訊互相干擾,影響電子通訊產品運作,這讓科技大廠也十分苦惱,如何抑制雜訊干擾,台大電機工程系吳宗霖教授,從晶片到手機,從無線模組到IOT,解決產品的雜訊問題。

台大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吳宗霖:「雜訊抑制的技術,尤其是在高速高頻的,這個電磁雜訊,我們長期是利用一種,超穎材料應用在,解決這些電子雜訊的問題。」

吳宗霖教授鑽研抑制雜訊技術24年,自詡為電磁雜訊醫生,榮獲6項國家級獎項,受到國際學術殿堂肯定,2022年獲頒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主機板的一個角落,產品尺寸小到,在顯微鏡下才能找到,當主訊號周遭雜訊四起,加入這項創新共模濾波器,讓雜訊瞬間消失。

台大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吳宗霖:「我們發展的技術,有在電源平面的雜訊,也有在高速這個差動,這個傳輸線上面的,雜訊抑制技術,那尤其在差動的這個技術,我們已經發展出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雜訊抑制器濾波器,那它是小到只有一個,1 mm x 1 mm 以下。」

吳教授開發「共模濾波器技術」,全球領先三項特點,一顆元件支援多頻帶雜訊,吸收式濾波器,讓雜訊變成熱能,支援訊號速度,達到每秒最快20 Gbps,甚至可以到每秒47 Gbps。

台大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吳宗霖:「台灣是全世界硬體的中心,很大的這個一部分,都是在做這些,無線通訊的系統,甚至於是網路的聯網的一些設備,所以我們的這個技術,事實上是可以協助他們,提升他們產品的品質。」

安波科技(台大衍生新創公司)總經理沈祺凱:「因為我們安波,其實已經將產品已經將技術,已經產品化,推廣到市場上,處理第一線的問題,而吳宗霖老師,繼續再往更多未來,次世代的議題在研究。」

以研究成果為基礎,鼓勵學生創業,連續四年獲利,衍生新創公司,宛如一站式雜訊診療站,在全世界美、日、台、歐,共48個專利,技術移轉金額約3000萬元,持續增加當中,全球有超過30家,知名電腦及網通品牌導入,包括品牌龍頭惠普、戴爾,網通業Cisco,以及國內大廠華碩等等,技術已經使用超過1億多次。

華碩電腦共同執行長許先越:「我們現在每個產品,都要過了這些FCC的認證,或是一些安規相關的,抗電磁干擾的測試,怎麼樣在符合這些,就是法規要求的條件之下,做到最低的成本,那我想吳教授研究,在這部分就對我們貢獻蠻多的。」

由於台灣長期仰賴,國外的技術移轉及授權,製造電子相關產品,這項技轉可說是,將本土開發的技術,輸出美國Intel,足見台灣及台大,電波技術在國際的領導地位。

台灣大學副校長陳銘憲:「除了學術研究之外,他在教學也獲得教學傑出獎,這個是很不容易,比例是很低的,通訊傳輸其實速度會越來越快,頻寬會越來越高,所以你在可預見的未來,這個是大家都會面臨,就是在抗干擾,降低這個雜訊的方面呢,吳教授的方法,其實是頗受重視。」

在業界磨練後回歸學術界,從零到有,遇上問題,總能迎刃而解,秉持創新,就是吳教授的研究精神。

台大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吳宗霖:「在我拿到博士學位以後,就投入產業界,那我在產業界歷練以後,發現產業界在他的這個,長期研發上面,其實都會面臨很多挑戰跟問題,所以我覺得,我如果回到學術界,我應該有機會來挑戰一些,他們在產業界,沒辦法解決的問題,那這個是會讓我覺得非常興奮的,能夠發展一些產業,未來10年、20年,對人類的一些技術發展,或是突破有貢獻的事,我覺得這是我非常大的心願。」

吳宗霖教授注入滿腔熱血,在雜訊領域,奉獻心力鑽研技術,推動台灣電子產業持續突破。(記者劉至柔、顏連凱、陳柏誠/台北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