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深夜新聞
成本大漲又遇半導體下行 英特爾推遲德國建廠
字級:
A+
A-

受到成本壓力影響,英特爾原訂2023年德國建廠計畫延期。今年才宣布砸下170億歐元蓋2座大型晶圓廠,但現在成本飆漲到200億歐元。英特爾表示,由於地緣政治挑戰加劇,半導體需求下降,目前開工日期還無法確定。

英特爾執行長 基辛格(2022.03.15):「我們宣布一項里程碑的投資,啟動歐洲第一階段在德國投入170億歐元,蓋一座領先的半導體大廠。」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今年3月宣布在歐洲,砸800億歐元重金大舉擴廠,第一階段330億歐元各領域橫跨多國,兩座大型晶圓廠落腳德國預算170億歐元,約5544億元新台幣,不過如今因為能源危機,引發能源和原料成本上漲,德國建廠價格飆漲到200億歐元,約6523億元新台幣,因此原訂2023年德國新廠計劃如今卻要延期。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頻道:「德國是歐洲產業的心臟,全球有產值5560億元的行業都在此地,英格爾投資的經濟效益有多大,現在很難估計影響範圍,給大家一個參考數值,特斯拉在德國鉅額投資高達58億歐元,如果英特爾實現在歐洲8座設廠800億歐元投資計畫,將是特斯拉投資10倍以上。」

德國半導體發展基礎得天獨厚,不只英格爾,日前也傳出台積電、三星都考慮建廠,德國電子大廠博世也有擴廠計畫,蘋果在慕尼黑設立研發中心,研調機構表示,歐洲晶片產值可望超過520億美元,在全球供應占比達到9%,外媒報導,英特爾表示,由於地緣政治挑戰加劇,對半導體需求下降,目前開工日期還無法確定。

雅虎財經主播:「英特爾、超微、輝達,以及高通、美光等等公司,皆表示需求及訂單走弱,在前幾個季度遭到重創,因為我們看到PC等等終端產品需求放緩。」

半導體產業當前面臨需求、地緣政治、成本考驗,建廠也只得先等等,持續評估環境因素,(記者/綜合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