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疫情期間,常溫耐保存的泡麵成為熱銷霸主,全球銷出1181億份,台灣泡麵更是年銷9億份,年成長3.4%,為了不讓疫情紅利隨著疫後解封而消退,業者紛紛推出新品搶市。第一大市占泡麵廠瞄準嗜辣客群,推出川式辣味新品,也首度開發沖泡式非油炸麵,帶動高價麵業績成長兩成。
紙碗空中炫技,翻轉一圈落下,碗麵化作體操選手翻身立正,保護好麵餅每寸肌膚不易碎裂。年銷1893萬箱的全台第一大泡麵廠,巨量組裝出貨怎麼辦到的?原來產線下藏有重量檢測機,頂起碗身秒速精準秤重。金屬檢測機更是讓碗麵變身跳高好手,秒速偵測。疫情年食品業的熱銷霸王,常溫耐保存的泡麵肯定是主角,業績巔峰期,食品廠每小時最高1萬4400碗高速生產。
根據全球方便麵協會統計,2021年全球泡麵銷出1181億份,市調預測2022-2027年全球泡麵市場,年複合成長率達4.41%。台灣泡麵市場排名世界第16名,2021年銷出9億份,年成長3.4%,不過隨著疫後解封,疫情紅利會不會讓熱銷的業績冷卻呢?
食品集團公共事務部長忠正:「扣掉疫情這些所謂的疫情紅利
,對泡麵的產業造成的正面的貢獻之外,其實台灣的整個速食麵的產業,相對處於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但是都是處在一個微幅成長的過程。」
業界推估台灣一年沖泡式泡麵商機高達120億,近年面對烹煮式的非油炸乾拌麵搶市,業者瞄準兩大市場客群,推出沖泡式非油炸麵新品。
油炸麵先炊蒸再油炸,利用油鍋逼出水分,並在麵體組織產生孔隙,方便沖泡復水即食,含水量控制在3%-5%。
而非油炸麵則是先炊蒸再乾燥,更接近現煮麵,保留麵條紮實彈性,含水量較高約14%以下。
食品集團公共事務部長忠正:「沖泡式非油炸麵生產的時間
比一般的油炸麵大概多出三到四倍,我們採用的是台灣獨家的熱風導流技術,再結合日本進口的所謂九段式的乾燥機。」
管風琴造型的風管下各有出風孔,為每盒麵餅吹整出一致的高度,乾燥效率也才能均一,覆上網蓋,前進50公尺長的熱風乾燥機,以熱交換原理送出上百度熱風,輸送帶還得控速,免得乾燥過頭麵體硬化。
食品集團公共事務部長忠正:「沖泡式非油炸麵,那麼我們年成長率大概近三成,那麼如果從今年九月份,我們推出了辣口味的一個(新品)商品來講,那從九月份上市到目前為止,我想它也帶動整體,大碗麵的營收大概成長兩成左右。」
不只麵體創新,蔬菜更有別於傳統細碎菜葉,高麗菜採收後汆燙殺青,讓酵素失去活性免於老化,浸泡葡萄糖液保留翠綠顏色,乾燥後切出泡開4公分的葉型。
朝天椒切段,扮演辛辣味型,油包還有子彈椒的香辣與花椒的麻辣,讓辣味充滿層次。黃豆瓣醬、芝麻醬與花生醬則是中和辣度,增加湯頭濃郁順口度。
不只花椒擔擔麵新品瞄準噬辣客群,1983年推出的泡麵品牌,以黃燈籠辣椒醬爆香薑蒜,作為調味油包。料理包同樣以川式酸辣味型的黃燈籠辣椒醬,煨煮牛肉入味。
以薑蔥八角汆燙更能去腥,水淋式隧道鍋比圓形深鍋汆燙更均勻,雜質去除更仔細,也能把肉打散熟化透徹。
台灣泡麵市場,常見紅燒、台式、韓式、泰式、日式,獨獨少見川式,研發團隊以道地四川菜「酸湯肥牛」為雛型,研發出川式牛肉麵,費時一年盲測修改配方,找出25-39歲目標族群最能接受的辣度。
食品集團公共事務部長忠正:「在做市調的時候,我們都會將我們的產品跟消費者的年齡層或是他的工作型態做連結,無論是59或是89元售價/碗,其實這些對消費者都是一種另類的選擇!」
統一集團泡麵市佔率超過5成,2021年泡麵產值高達54.6億元,創歷年新高,年增超過8.67%。歷年銷售不敗就是辣口味,因此新品以川式辣味開發新客群。
味丹隨緣系列則是主打潔淨標章Clean Label,泰式酸辣、南洋叻沙麵新品,利用天然辛香料取代人工香料。
南僑集團則以在地小吃四神湯,或是年菜必備的佛跳牆開發泡麵。各家泡麵廠新品盡出,在疫情紅利後,由新品接棒,延續狂銷熱度。
(記者/許娸雯、吳國豪/台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