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跟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拜習會圓滿落幕,不僅會談中雙方一改過去隔岸交火的氣氛,也對包含反核、氣候等議題都出現共識。不過雙方對於台海議題還是誰也不讓誰,預計台海未來依然會是政治焦點。
美國總統拜登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長達三小時的拜習會會後,
拜登表示未來將派遣國務卿布林肯出訪北京,似乎象徵美中關係
出現回暖跡象。
美國總統 拜登:「我們以公開、坦誠的方式傳達了各自的意圖跟優先事項,他(習近平)很明白、我也很明白,我們將捍衛美國的利益和價值,促進人權宣言、維護國際秩序。我也要求國務卿布林肯訪問中國,以接續我們的討論,維繫兩國溝通管道暢通。」
與過去雙方隔空交鋒時的尖銳用詞大不相同,路透社指出,在過去兩個月美中私底下其實正努力修補關係,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也坦言這次會晤內容非常深入,對美中未來的戰略政策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這次會議中,針對氣候、反核等議題,美中都出現初步共識,但談到烏俄戰爭本身,中方用詞卻有些蹊蹺。
CNBC中國記者 Eunice Yoon:「拜登強調了烏克蘭的重要,表示烏俄戰爭必須止於當地,但習近平的回覆中,中方卻還是不用『戰爭』這個詞,中方也沒有批評俄羅斯,還多少撇清中國在其中的牽扯。」
不過台灣這條紅線,雙方仍絲毫不肯讓步。
美國總統 拜登:「我不認為中方有任何立即入侵台灣的意圖,我也明確表態美國對台政策始終沒有改變。美方立場跟以往一致,希望兩岸問題和平解決。」
央視記者:「習近平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
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
中國褐皮書常務董事 Shehzad Qazi:「事實上,任何中國對台動作最終都將只取決於習近平的個人政治優先性,以及他對未來的盤算。」
世紀拜習會落下帷幕,緊張局勢終於趨緩,各界都鬆了一口氣。
白宮最新也證實,明年初布林肯就會訪問北京,美中關係後續動向,全球矚目。(記者龐向宜、黃翊豪/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