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全球每日商業航班,目前超過10萬班次,已經接近2019年疫情前的水準,3大國籍航空摩拳擦掌,規劃新航線提前布局,後疫情時代空中商機,其中星宇因應機隊擴張以及新機導入規劃,更是積極招募機師以及維修機械員。而非凡新聞獨家搶先直擊,星宇航空位於桃機一航最新完工的維修棚廠,目前就等民航局完成最後驗證,快的話本月底前就可正式啟用。
這座六層樓高,佔地約兩萬平方公尺的建築,就是星宇航空在桃園機場東北角,最新完工的維修「棚廠」,裡頭最多可以停放(同時維修)一架長程線大型客機以及兩架短程線小型客機,最快9月底就會啟用,力拼趕上過境解封時程。
全新的維修機棚首度在鏡頭前曝光,碰上三年一次的秤重檢測,就算公司一開始上線就碰上疫情,邊境封鎖兩年半,10幾位維修機械員動作依然熟練,測量紀錄機體中心有沒有跑掉。他們都說,能趕在解封大規模復飛前,擁有屬於自己的維修棚廠實在是太好了。
機務處維修部總工程師張啟威:「不會受到外界氣候的影響,所以像很多像是引擎的更換,還有一些結構性修補,甚至還有一些頂(舉飛)機,這必須都要在棚廠內執行。」
機務處維修部經理孫德昌:「目前我們維修部的人員大約有1百位,看起來似乎是很多,但是配合飛機進來的時程,所以我們還是需要增加自己培訓的人員,來做未來的主軸。」
不只今年6月首度招募飛機維修機械員,本周也再招募第四梯次飛航人員,預計今年內員工數就會破兩千人,就是因為今年下半年還有8架的新機。
而即使到今年6月星宇仍大虧81億元,仍不影響市場信心,傳出9月底將上興櫃的星宇,還沒登錄興櫃交易就已先轟動,未上市價從去年底的8元,喊到25元,成長3倍之多,銀行團更是大力支持,星宇自購的長程線A350客機,獲得10家銀行參貸超額認貸比率達152%。
星宇航空公關長聶國維:「如果以會計年度來說,其實事實上可能明年後年,我們當年度的會計我們大概就可以獲利了,過去的虧損我們需要5年的時間努力的去把它撫平,我們最重要的還是要把我們的航網,給它快速的建立起來,特別是在東南亞這個部分。」
不過台灣「0+7」時程一延再延,先前傳出10月初可以實施,又出現 10/20 或是 10/27 的說法,只是航空觀光產業急歸急,續能動作不敢停,繼長榮航宣布開航米蘭、慕尼黑,華航也將重啟宿霧、清邁航線,而積極佈局東南亞航點的星宇,也不放過東北亞,10月底增闢沖繩、札幌,美西線部分則要等A350進來通過5階段審查。
星宇航空公關長聶國維:「我們也要去因應,明年6月份的北美航線的開航,因為短程航線的旅客,它一定可以去支撐長程航線的需要,我們也希望能夠打造,桃園機場可以成為我們台灣的轉運中心。」
公關長聶國維表示,接下來的營運主軸鎖定擴展轉機客,因此佈建航網就很重要,建造機棚、補足人力、增添航線、興櫃準備,不難感受到星宇把能量全部上緊發條,準備在解封的那一刻展翅高飛。(記者貝庭、張皓普/台北桃園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