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
|
A-
升息引爆壽險淨值風暴?壽險公會20日緊急發出新聞稿「喊冤」,強調現行財報對利率上升的影響,只呈現在資產面的公允價值,但保險負債卻未反應,若未來財報同時採IFRS9及17,才能充分呈現利率上揚對壽險業影響,「表現經濟實質正向結果」。
白話文解釋,壽險公會要說的是目前財報「作一半」,僅資產面要用公允價值(市價)來列帳,所以升息造成債券價格下跌,壽險公司資產就「縮水」,同時間保險負債卻沒有用公允價值,即老保單的利差損缺口,會因升息減少,照理說負債在升息時也會「減少」,且保單多是20~30年以上,甚至終身,比債券期間更長,對利率敏感度更高,升息下,負債縮水的程度會大於債券縮水,理論上資產負債一起反映,對壽險公司淨值應是加分。
也就是說目前壽險的財報「不完全真實」反映市場情況,在2026年台灣正式接軌IFRS17前,都會存在類似情況。
壽險公會強調,一財報目前未能全數反應升息影響,只反應在資產面;二是新錢投資收益率會上升,不要只看舊債券影響;三是升息造成的淨值比下降或RBC未過關,未必一定有增資壓力。(彭禎伶/台北報導)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文章,追蹤FB、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