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父子三人攜手圓夢 荒蕪之地成五星茶廠
近年南投一家爆紅的打卡景點,背後竟藏著一個家族的夢想!是父親傾盡一生積蓄,由兒子檔製茶、推廣圓夢,將日月潭紅茶美名發揚光大。(記者余建宏/攝影)
▲近年南投一家爆紅的打卡景點,背後竟藏著一個家族的夢想!是父親傾盡一生積蓄,由兒子檔製茶、推廣圓夢,將日月潭紅茶美名發揚光大。(記者余建宏/攝影)
字級:
A+
A-

要找高品質的台灣紅茶,行家都知道要去日月潭。但有別於傳統製茶廠,近年有一間爆紅的打卡景點,吸引遊客目光。那是由30歲多歲的王家兄弟檔,共同經營的紅茶觀光工廠,在父親打拼一輩子,花掉一生積蓄,買下一座四公頃大的小山頭,讓兄弟倆各自分工,一人學製茶,一人攻行銷,創業短短四年,觀光工廠已躍身一變,成為年收千萬的五星茶廠!

茶園裡傳來陣陣笑聲!原來是採茶阿姨,早就已經辛勤上工了。一雙雙勤快的雙手,不假思索地在枝葉間快速穿梭。對比之下,這位年輕小夥子,身手可沒這麼俐落,還時不時左顧右盼,在一群快手中,顯得格外突兀。

觀光紅茶工廠副總經理 王朝偉:「最近的茶是不是,今年的茶面積,是不是差很多?差不多差四、五成。」

跟採茶阿姨閒話家常的王朝偉,年僅32歲,卻已經是這些契作茶農的老闆,背後還經營一家年收千萬的紅茶觀光工廠,但他並非茶農「富二代」,而是紮紮實實、從頭學起的第一代茶農。

觀光紅茶工廠副總經理 王朝偉:「在開始學採茶的時候,其實大概都不懂,其實她們一開始也是覺得很好笑,她們都是兩隻手,其實都瞄一眼就採,瞄一眼就採,可是永遠像我們這種,永遠都是單手採。」

回想當初採茶的青澀模樣,王朝偉不只不會採,還連茶的品種都分不清楚,好在這位年輕人勤快好學,願意頂著烈日,跟著採茶阿姨,一起埋頭取「菁」。

觀光紅茶工廠副總經理 王朝偉:「我們在採的時候,其實第一個就了解說,我們需要的一個品質的採摘標準;譬如說多採一葉、少採一葉,都會影響到茶樹,甚至影響到後面的流程,甚至原物料的一個生產這樣,其實都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我們那時候來學採茶,其實一部分也是要了解茶園生態。」

為了學製茶,王朝偉可是從源頭開始,觀察茶樹生長狀況,到茶葉顏色的細微變化,他都要瞭若指掌。

觀光紅茶工廠副總經理 王朝偉:「那我們這一區種的是,我們的台灣原生種的山茶,那這個品種比較特別,它又是紫芽的部分,那紫芽的部分,它有一個比較特別的蘭花香味。那喝起來,也比較甜順這樣子。」

從種茶的每一道環節,看得出王朝偉都謹慎對待,因為背後還藏有一份對這片土地的用心。

觀光紅茶工廠副總經理 王朝偉:「剛好家裡有爺爺留下來的一個園區,那塊園區其實也付出可能我父親,就是應該說這輩子的心血,都投注在這塊土地上。原本當初那一塊規劃是要做一個渡假村的部分,那想說要在那渡假村,找一個比較跟當地有特色的一個產業。那時候魚池其實就三寶,『紅茶、香菇、蘭花』,那我覺得說,其實如果以這三個產業來講,應該是紅茶,它可能比較有一個創新以及拓展跟發展性。」

從不會到會的過程沒有捷徑,王朝偉除了學採茶,也跟著下去種茶,還到茶業改良場,精進專業知識,考到了中階品茗師專業證照,讓他信心倍增。

觀光紅茶工廠副總經理 王朝偉:「那時候其實全台灣,可能不到一百位考過這樣,其實也算是滿年輕就考過。其實讓我通過這項茶的一個品茗的技能之後,其實也比較有信心,所以我後面也就開始,又學入製茶,那其實很多人都說,你要開始學製茶,你要先懂得怎麼喝茶。」

從茶園小夥子,變身專業品茗師!靠鼻子仔細一聞,茶葉的靈魂,從杯底慢慢飄香,就能進行初步分級。但光靠聞的,恐怕還不準。細細啜飲一口茶湯,厲害的品茗師,一喝就知道,茶葉的製程出了什麼狀況。

觀光紅茶工廠副總經理 王朝偉:「我從喝茶就可以了解到說,我們今天的製程,大概可能哪些需要再稍微改善一下。像它的火味,其實聞得出來就是說,它在烘焙的時候,它火的溫度稍微高了一點。因為我們紅茶,只做乾燥不做焙火的動作,因為乾燥完之後,它呈現的風味,是我們茶樹,經過紅茶的製程,最天然的茶的品種香。」

為了確保顧客喝下的每一口茶風味不變調,每一道製茶環節,王朝偉也得親自把關。尤其剛採收下來的茶菁,必須跟時間賽跑,要在茶葉活性最好的狀態下靜置萎凋。

觀光紅茶工廠副總經理 王朝偉:「因為萎凋這個情況,其實它比較難控制就是說,你萎凋不夠的話,會造成菁味,而且會有一個悶悶的味道。那萎凋過頭可能會造成苦,那它可能也會造成酸掉的情況。其實紅茶它的製程,其實過頭或不夠都是不好的,甚至在最後的地方,你也沒辦法用焙火的技術去做調整,所以紅茶的每個製程,都要抓到非常剛好。」

原來要成就每一口甘甜,在製茶步驟上,就得斤斤計較。萎凋、揉捻後,還要送到高濕度的發酵室,給茶洗「三溫暖」,再經過高溫乾燥,才算是大功告成。

而俯瞰四公頃大的觀光茶園,都是父親耗盡一生積蓄,慢慢買下這一座小山頭,目的不是要賺大錢,而是一圓爺爺奶奶的夢想。

爸爸 王坤連:「當初買這一塊土地,最主要是要圓我爸爸的一個夢。他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說,要蓋一座茶廠,找一塊好的土地,蓋一座老茶廠這樣。因為他當初早期的時候,曾經跟我媽媽去採茶,差一點被洪水沖走,在(民國)七十二年左右,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從法院拍賣得到的,但是陸陸續續,我總共費了二十幾年,才把這一塊土地全部買齊。」

但是買地後還得再花十二年,慢慢把這一片荒蕪之地,勾勒成爺爺夢想中的樣貌,然而具體發展藍圖,是等到朝偉願意回鄉之後,才完成這份土地志業。

觀光紅茶工廠副總經理 王朝偉:「其實我們也是想說,那也是從我這一代開始,茶廠經營的第一(步),一開始的規劃,可能之後有第二代、第三代,那我覺得這個通常,不管是文化層面,或者是對產業來講,我覺得也有很大的幫助。」

正因為是茶農第一代,沒有來自上一輩的包袱與框架,王朝偉在父親的全力支持下,十年磨一劍,做出得獎好茶,也打造出五星製茶廠。不過壯大事業,怎能只靠一己之力呢?畫面中間,穿著白色衣服的就是王朝偉的哥哥─王朝明。兄弟倆分工,由弟弟製茶,哥哥負責管理,兩人各司其職。

哥哥 王朝明:「我在大學畢業後當完兵,就直接到台北的飯店去服務,除了想說可以學東西以外,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說,有沒有辦法靠自己的力量,可以去闖一片事業。不過工作六年才發現,好像跟想像不太一樣,反而離自己想要的生活又越來越遠,所以就想說回家試看看。」

因為發現在台北的步調,與想要的生活背道而馳,王朝明毅然決然返鄉,但是幸好過去走的路,並不會白費。飯店經驗與茶廠經營,同樣都是從「人」出發,服務的品質並沒有改變。

哥哥 王朝明:「其實我是走普通高中大學,我一直覺得念書,是很重要的一塊。所以其實這個跟茶葉是完全一點關係都沒有,甚至我畢業後,做的服務業的工作,跟茶也有一段距離,那可是這四年半來,我一直在茶廠一直試驗我的各種管理方式,我才發現,原來就沒有白讀的書,也沒有白走的路,現在這間茶廠,其實有各種我之前念書或是在飯店工作的影子在裡面。」

兄弟倆一黑一白,恰巧反映著個性上的互補,王朝偉個性外向能夠侃侃而談,然而哥哥朝明相對而言,比較內斂沉靜。但正因如此,也讓兄弟倆在茶廠事業上,更能夠清楚分工。

哥哥 王朝明:「後來大概確立了就是,我管人、弟弟管茶,我管內、弟弟管外,剛好這跟我們個性是非常符合的,所以就這個模式一直沿用到現在,現在是都滿順利的。」

走進這間紅茶觀光工廠,就算是平日,人潮依然絡繹不絕,吸引來自各方的愛茶人士,願意聞香而來。

遊客 陳先生:「很好逛也很好買,因為後面又可以先讓我們品嚐茶,然後這裡的員工,也會在我們逛的時候,也會很熱心,就是幫我們介紹茶的種類這樣子。」

這間紅茶觀光工廠,在爸爸立下的基石上,靠著弟弟的細心製茶,哥哥建立年輕品牌形象,父子三人並肩合作,顛覆傳統茶廠的既定印象。

DIY揉茶體驗:「來兩隻手抬高,跟著我做這樣子,然後兩隻手靠併攏,產生一個稍微三角形的形狀,那我們在揉捻過程中,有點像跟我們剛才看到,樓下那種揉捻機的部分,我們都是照順時鐘。」

趣味十足的揉茶體驗,是兄弟倆玩出的新花樣,希望讓民眾喝茶之餘,也能親身體會傳統製茶工作,背後可是歷經千辛萬苦。

但這些辛苦,在父子三人眼中並不算苦,因為創業才讓他們齊聚,共享天倫之樂。一如這杯台茶二十一號,澄紅明亮的茶湯,閃耀著茶廠的光鮮前景,喝來滋味,入口回甘,也令人齒頰留香。(記者蔣淮薇、余建宏/專題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