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用電高峰將至,不僅電費大幅上漲也出現缺電疑慮,加上政府禁止陸製太陽能電池進口台灣,各國政府又積極布局再生能源等效應,都正式引爆國內太陽能業新一波追單潮,目前太陽能廠普遍一致看旺後市,訂單能見度都已經直達下半年,而這次非凡新聞也直擊全台最大太陽能模組產線,讓外界看看它的生產秘訣。
非凡新聞記者曹再蔆:「艷陽高照,可以看到屋頂上鋪滿了大片熠熠閃光的藍色太陽能板,再生能源是各國發展趨勢,而這些模組是由許多光電電池,PV Cell串連並封裝的產品,它們的製造過程,帶您一起了解。」
直擊國內最大,占地近1萬5千坪太陽能模組生產基地,這裡一年產能就高達1500MW,也就是說一天可以產出7500至8000片模組。
自動化機械手臂,高速旋轉吸起電池片,太陽能模組製造第一步,透過雷射一秒能將2.5片電池對切,減少耗損、提升發電效能。切割完的電池片排排站,接著就要進到串焊機,來一個145到160度,紅外線高溫加熱導電焊帶Spa,讓它們通通接在一起。
非凡新聞記者曹再蔆:「可以看到我手上這一串焊接完的電池串,已經有十片太陽能電池片,被導電焊帶正負正負極的相互串接起來,要來準備進行產品排列。」
太陽能電池串上下各六串整齊排隊,就像夾心餅乾一樣,被玻璃、封裝材料等層層堆疊 ,形成保護作用,再躺平送入烤箱熱壓。
非凡新聞記者曹再蔆:「保護好後,接著要進到這一台巨型層壓機,由145到150度的高溫,吸真空,將模組內的封裝材跟保護材,由固體變液體,再氣化熱固成半成品。」
工作人員拿起帥氣的藍色燈條,仔細檢查半成品是否有反光不良,表面破損或其他金屬異物,才能夠進入最後衝刺。機器緩緩降下,精準在模組四周組框,再裝上接線盒,等到周圍的固化膠固化完成後,緊接著來到陽光模擬器,藉由氙燈1000照度以及環境25度,去測量模組的實際輸出瓦數,一片M6模組就大功告成。最後經過自動分檔機,依客戶瓦數需求進行分類,再由AGV無人小車搬運,將模組裝箱準備出貨。
台灣太陽能廠受惠國內外市場需求火熱,紛紛展開擴產動作,
除了
業者直言,下半年市況晴空萬里,價格易漲難跌,但全球通膨、疫情與戰爭等所導致的總體經濟衰退,仍然需要密切觀察。
陸製品無法再大量輸台,太陽能產業曙光已現,就看業者能否將危機化為轉機,讓營運穩步成長。(記者曹再蔆、陳柏誠/屏東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