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物價飛漲,如何對抗高通膨壓力,已經是各大央行今年最重要的功課,在聯準會宣布一口氣升息3碼後,台灣央行本季則宣布升息半碼,連2季調升利率,達到0.375個百分點,且聯準會升息腳步不停,市場預估,台灣央行年底前升滿3碼也不是不可能,讓許多背負沉重房貸的蝸牛們高喊快到極限了!
快喘不過氣!房貸利率地板價年底破2%?!
台灣央行3月升息一碼後,房貸利率地板價也隨之調升,一房、二房、三房/豪宅利率已分別升至1.56%、1.85%、1.97%,隨著6月宣布再升息半碼,一般首購房貸起跳利率將來到1.685%,回到10年前水準,三房/豪宅利率更是直接突破2%。
房貸利率攀升,讓背負房貸的民眾高呼壓力好大,假設民眾貸款8成入手一間1000萬的房產,貸款年限30年並無寬限期,以今年升息前利率1.31%計算,每月需還款26886元,若以3月後利率1.56%計算,還款金額提升至27841元,6月利率地板價1.685%,等於每月要繳出28325元,較3月前多出1439元。
且國內部分機構預估,年底前央行可能會升息3碼,房貸利率將突破2%,等於每月要繳給銀行29571元,較今初大增2685元,幾乎能買台北-台南的來回高鐵票,如果聯準會不打算放緩升息步伐,房貸金額恐怕會持續走升,不只讓現有的房貸族背負沉重壓力,更讓許多無力負擔高房價的無殼族為之卻步。
各大銀行房貸利率基本上是完全跟進央行升息腳步,有時候甚至會超額反應,業界推估,一旦今年升息3%成真,房貸利率地板價就會超過2%來到2.06%、甚至更高,在高房價、高利率、高通膨「三高」壓力下,房市恐怕會因為需求下降,出現交易量能收斂、購屋發展兩極與居家裝修精簡等三大變化。
最新數據顯示,由於房價高漲,貸款的平均建物面積從2017年的47.2坪下修至44.5坪,差了2.7坪,幾乎少掉一間浴室的空間,創下13年新低,且房價不鬆動、利率卻越來越高,民眾未來買的房子恐怕會越來越小,想找到價格合理、空間也合適的房子也越來越困難。
升息小確幸 銀行利息變多了
相較於房貸族頭殼抱咧燒,升息對於有儲蓄習慣的存款族卻是小確幸,台灣銀行率先調升各天期存款利率,一年期及二年期定儲機動利率(未滿500萬),分別由1.09%調升至1.215%、1.125%升至1.25%,「足額反映(註)」央行本次升息幅度(0.125%),三年期定儲機動利率調升至1.285%,「超額反映」調升0.13個百分點。
(資料來源:台灣銀行)
也就是說,如果民眾在台銀存款100萬,在今年升息之前,一年期的定儲機動利率為0.84%,可收到利息8400元;3月反映央行升息1碼,利率調升至1.09%,年息漲至1萬900元;6月過後利率再調升至1.215%,一年就有1萬2150元的利息入袋,較升息前大增3750元,等於每個月可以多喝6杯珍奶。
此外,台銀定儲固定利率均呈現「超額反映」,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固定利率調升0.155~0.18個百分點;中華郵政也跟進宣布存款利率,其中以定儲固定利率調升最多,1~3年期分別調升0.155~0.17個百分點,同樣屬於超額反映,透露銀行認為,央行接下來持續升息的可能性很高。
註:「足額反映」表示銀行調升利率幅度與央行一致;「超額反映」則是預期央行後續仍有升息動作,因此調升幅度高於央行本次升幅。
銀行利率快速調升,也讓投資人開始思考,手上閒置的資金該怎麼運用,尤其今年台股表現慘兮兮,大盤指數累計跌幅超過16%,平均每位股民帳面虧損高達84.86萬元,有投資人因此動念趁著銀行存款利率調升,乖乖將資金轉回銀行領定存。
不過若以純粹領息的角度來看,即便銀行調升存款利率,卻還是不如台股殖利率。台銀目前最高利率為三年期一般定儲存款,固定利率為1.295%,100萬的存款年息為1萬2950元,但台股過去五年平均殖利率約3.47%,雖然去年因為股市高漲降至2.56%,但仍遠高於銀行利率,存股族的利息幾乎是存款族兩倍。
只是雖然股市殖利率高,風險也比較高,如果民眾就是不想冒險,只想安安穩穩領利息,該怎麼選擇呢?一般來說,機動利率與固定利率不會差很多,但機動利率會隨著央行利率調整、固定利率則是整個定存期間不變,因此,若「升息」預期高,可以選擇機動利率,「降息」預期高的話,就選擇固定利率。
其實大家都知道,央行升息的目的就是要對抗高漲的通膨,台灣前5月平均CPI年增3.04%,吃喝玩樂全部漲價,讓民眾超級有感,且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先前就警告,如果不快點升息,恐怕會導致資金流向美國、造成新台幣貶值,加重進口物價壓力,更難抵擋輸入性通膨的影響。
不過央行的升息潮會讓房貸族感到痛苦,且無法依靠定存小確幸緩解,因此如果未來有購屋計畫的民眾,無論是單身買房、小夫妻一起努力,或是爸媽為孩子購屋等,若對房貸壓力沒有概念,最好先用各家銀行或是內政部的房貸計算機,先為自己做壓力測試,才能對還款的狀況有更清楚的掌握!(林恬如/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