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時,鋪上一層竹蓆睡覺,涼爽透氣不悶熱,其實台灣在民國七○年代,竹蓆產業相當興盛,彰化鹿港就有一家創立已經三十多年的工廠,也是台灣僅存的竹蓆廠。老闆凃清溪從竹簾轉做竹蓆,還研發出不會夾肉、夾頭髮的無線竹蓆。當同業都外移到中國大陸,他選擇根留台灣,走過產業的起落,他仍不斷開發新品,一雙兒女也回家幫忙,兩代齊心要為沒落的傳統產業繼續打拚。
機器不停運轉,員工們加緊趕工,夏季正是竹蓆的生產旺季,「這個噴過漆了,噴過漆才會亮亮的,它不會夾肉,因為竹條都有倒角啦!」隨手拿起一件竹蓆,老闆凃清溪於自家產品相當有信心,要做出光滑細緻又平整的竹蓆,在竹材的選擇上,就得特別講究,堅持使用台灣桂竹製作竹蓆,表皮漂亮,彈性也比較好,也容易取得。
竹材行切好的竹條,還不能直接用來編織,得用人工仔細挑掉瑕疵品,像邊邊不夠飽滿,會扎到人的,或是毛毛的,也要剔除,就連竹條色澤也要維持一致,織出來的蓆子才不會陰陽色,這是凃清溪對品質的要求。
如果竹蓆要做成深咖啡色,竹條還得特別經過碳化,需耗時四個小時,竹條才能連內囊都均勻變色,碳化後的竹條比較不會發霉和遭蟲蛀,雖然一次要花四小時,一天只能碳化兩批竹條,但他寧願用天然的方式,也不願用化學染色改變竹條顏色。
▲經過四個小時碳化的竹條,顏色變成深咖啡色,比較不會發霉和遭蟲蛀,凃清溪堅持不用染色方式。(記者許聿恭/攝影)
工廠另一邊,正織著竹蓆,編織機也是凃清溪自己設計的,員工們把竹條一根根往機器裡送,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需要速度還有熟練度,跟工廠歷史一樣久的機器,走過產業的起落,至今仍運轉著。凃清溪回憶,過去鹿港的竹蓆產業,相當興盛,在民國75年左右達到高峰,「以前這邊的馬路,全部都在曬竹條,當時這邊一帶有一百八十幾家竹蓆廠,那時候一年要外銷一千多個貨櫃。」
三十多年前,退伍回來之後,正好竹簾產業興起,凃清溪先是創業做竹簾,直到百葉窗等其他材質的窗簾出現,外銷市場大幅萎縮,於是他轉做竹蓆,搭上外銷日本的熱潮,忙得沒日沒夜,他回憶,「趕單就晚上一直做做到天亮,要回家時,太陽竟然出來了,有時候連續好幾天都這樣。」
傳統的竹蓆表面有線,當時有日本客戶拿著無線竹蓆,找上凃清溪開發,他心想,「竹蓆如果改成無線的,睡覺時不會扎到肉,也不會產生線的烙痕,應該會有市場」,於是他著手研發,但光是用什麼把竹條黏在一起,前前後後就試了四次,最後才決定用熱熔膠來黏合。
但光是熱熔膠的種類,就有上千種,熔解和冷卻的溫度和時間,都得經過反覆測試,相當考驗耐性,凃清溪說,最早是日本人拿來開發,但最後日本人沒有人買,「我問日本人,你叫我開發,為什麼不買,他說我們日本用手黏,你哪有可能用機器黏?」最後反而是一個韓國人跟他買了一千八百多萬。
獨步市場的新式竹蓆無線貼合技術,在民國79年申請專利,連使用的膠,也要符合環保趨勢,不能含有甲醛,吃重的上膠工作,由兒子凃伯旻負責,大學畢業就到工廠幫忙,也是廠裡少見的年輕面孔,他說,「這個產業漸漸在沒落,但還是有一部分的客人,需要這個產品,如果讓它就這麼消失了,也是蠻可惜的。」
父親傳承給他的,是腳踏實地的工作精神,每一個製程都要嚴格把關,就像把布和竹條貼合的熱壓步驟,必須要黏得牢固,貼完布的竹蓆,還要再由專人整理門面,修整完後,接著還再打磨拋光,再噴漆讓竹蓆表面更加光滑,印上logo,再打腳把四個角修成漂亮的圓弧形,之後還得車上布邊。
▲用熱熔膠黏合的無線竹蓆,把布和竹條貼合的熱壓步驟,相當重要,貼合得牢固,竹蓆才耐用。(記者許聿恭/攝影)
每件竹蓆至少要經過十幾道繁複的工序,製程大多得依靠人工,無法用機器代勞,如此費工,卻因為民國八○年代後,很多工廠外移到中國大陸,受到低價品的衝擊,產業逐漸沒落。
不隨波逐流,凃清溪選擇根留台灣,守著台灣唯一的竹蓆廠,努力將產品精緻化,他也發揮創意,開發出更多新產品,就像日本的高爾夫球場和三溫暖更衣室用的地板、汽車座墊、不夾頭髮的枕頭套,還有縮小版的榻榻米,改良傳統榻榻米太重的缺點。
▲不斷地創新,凃清溪也開發出縮小版的榻楊米,用竹蓆取代稻草,改良傳統榻榻米太笨重的缺點。(記者許聿恭/攝影)
最近幾年,女兒凃宜均看爸爸忙不過來,也辭掉護理師的工作,回到工廠幫忙,主要負責網路行銷,要讓傳統竹蓆更貼近年輕世代。
有了年輕一代加入,老竹蓆廠展現新氣象,兩代齊心,堅守這個已經式微的產業,融入新意,要讓傳統竹蓆,編織出新局面。(記者盧映利、許聿恭/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