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作品遍佈世界各地,他的人生更是充滿傳奇,非建築科班出身的他,曾經是職業拳擊手,靠著自學開創清水模設計風格,從2017年展開的世界巡迴展來到台北,是他生涯規模最大作品展,超過300件的模型以及設計手稿,還將「光之教堂」1比1復刻原尺寸重現。
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沒想到有機會能夠在台灣辦展覽,我們從東京開始,包含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等地,在巡迴了四個城市之後,最終來到了台北,能夠透過建築與獨一無二的台灣朋友進行對話,我感到很自豪也很幸運。」
一走進展間,映入眼簾的是一顆巨大的青蘋果雕塑,象徵著他的人生哲學。
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在展會現場,我放置了這個巨大的青蘋果,象徵著我十幾、二十幾的青春之心,希望你別丟了青蘋果之心,100歲還可以有100歲的青春。」
安藤忠雄今年81歲,仍保有年輕、熱情的心,就像他充滿挑戰的傳奇人生,非建築科班出身的他,曾當過職業拳擊手,21歲踏上七年的自學之旅,走訪世界各地觀賞建築,現場展示了他當年素描的手稿,以及旅行中拍下的照片,展區分為4大主題,與歷史
對話展出了他最新的作品,去年六月開幕的巴黎皮諾私人美術館,他將百年建築的巴黎證券交易所,套入混凝土圓筒形結構,展現出全新的現代空間。
美術館總監黃姍姍:「白色的部份是原本的古蹟,在中間灰色的部份是安藤老師他所設計的混凝土筒狀的空間,所以是與歷史、古蹟一個新跟舊的對話,安藤老師他特別要強調,雖然現在電腦繪圖已經是大部份建築從業者會使用的工具,但是他認為人的
創造力,基本上還是腦跟手的協調,所以他很重視用雙手做出來的模型,還有手稿。」
在空間的原型展區,打造了經典代表作「光之教堂」,是以1比1等比例復刻,還能走進教堂內,透過鏤空的十字架穿透進來的光,讓觀賞者體驗獨特的空間魅力。
美術館總監黃姍姍:「我們在台北這個場地,打造一個七米高,然後5米寬的這樣一個空間,其實對我們美術館團隊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原尺寸重現的光之教堂,吸引許多建築迷特地前來。
民眾陳先生:「我蠻喜歡建築的,他到底是怎麼樣的發想,能夠就是做的這麼好,有一篇文章剛好寫到,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那篇文章我特地把它剪下來,一直想說等我退休以後,我要到日本看那個教堂。」
民眾李小姐:「其實我2017年他在東京的首展,我就已經看過了,我之前在東京看的一比一光之教堂,它是在戶外的,台北展他竟然是搬進了松菸的倉庫裡面,我覺得這個可能我會想要看一下,戶外的呈現跟在室內的呈現,它會有怎樣的落差。」
在景觀的創造中,長達30年的直島計劃是他的傑作,他將建築的幾何學隱藏在地景之中,把曾經的荒島,變成現在每年接待超過70萬遊客的藝術聖地。
美術館總監黃姍姍:「瀨戶內海國際藝術季,就是在直島這個區域,在直島當中,老師花了30年之久,在這邊創作了8個非常重要的作品,有一件作品叫作地中美術館,大家可以看到這個美術館的設計,其實是隱藏在地底地裡面的,因為這是一個島嶼,所
以老師他非常重視直島的自然景觀,因此在這個設計當中,建築物是非常謙虛的隱藏在地底下。」
從2017年展開的世界巡迴展,最終站來到台北,他生涯規模最大的作品展,集結了大師半世紀的心血,超過300件設計手稿以及模型,要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建築的魅力。(記者黃梅琴、林秋強/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