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市南機場夜市裡面有一台免費的食享麵包機,透過AI人臉辨識,或刷悠遊卡就可以免費拿麵包。這是當地里長為了弱勢族群而打造的 ! 每天可供應多達70公斤的麵包,也是來自雙北數十家烘焙坊當天沒有賣完的剩餘麵包,不廢棄 而是捐出來,經過食物銀行的保鮮與分裝,分送給需要的人。
模樣看似麵包販賣機台,臉一湊上去經AI人臉辨識 ,透明的獨立櫃子解鎖開啟;或是逼一下敬老悠遊卡,幾秒鐘就能免費拿走裡頭的袋裝麵包。隱身在北市南機場夜市裡小角落,不看身分別的食享麵包機 ,背後功臣來自當地里長的善舉。
北市忠勤里里長 方荷生:「你可以想像(剩餘量)70公斤的麵包是一大堆,透過分享可以幫到更多人,所以這台冰箱(食享機)就這樣因應而生。」
開放時間一到即湧現排隊,志工迅速將麵包一一舖上架,每日穩定供應多達70公斤,全靠背後一套專屬的「續食產線」。
一箱箱麵包,經過急速冷凍保冷保鮮,志工們快手拆掉舊包裝,白吐司、全麥麵包、法國長棍和可頌一下子堆成高高的麵包山 ,直擊食物銀行位在北市最大的冷凍集裝廠,從分切、秤重到檢查品質一步步,再進入最費工的關卡。
將所有麵包重新分量包裝,組合成全新一袋,上頭清楚標註日期。光是一週就要處理多達1.9公噸的麵包。
惜食中途島主任 虞凱惟:「每天平均大概要處理到1100-1200份左右的麵包。去跟我們合作的店家去收回他們當天做,但是當天沒
有賣掉的麵包,最後再分享到跟我們合作的食享冰箱的據點。」
冷藏貨車出發送貨,貨量足以配發北北基、桃園等食享據點 ,正是因為爭取到雙北多達數十家的烘焙坊當天沒賣完的剩餘麵包,連賣像NG的商品也不再輕意報廢。
北市忠勤里里長 方荷生:「如果沒有這個機制、透過分享,這些麵包是丟到廚餘桶,下架的食材、續食、剩食,我們可不可以延續它的(食用)生命?像哈肯舖、福利麵包、法蘭司,以及吳寶春、家樂福很多連鎖店,他們都願意支持我的方案。」
非凡新聞記者 蔡佳芸:「來到連鎖量販店幾乎可以看到像這樣的現烤麵包專區,換算下來,全台門市每天產出的麵包數量相當可觀。但事實上,當天沒有賣完就必須得下架 ,為了要減少糧食浪費,量販店長期和食物銀行合作,將即期麵包送到需要的人手中。」
儘管連鎖通路近年積極發展烘焙事業,但像是家樂福、全聯仍分別和食物銀行及社福機構合作,將即期烘焙品捐贈出去;統一則開發APP地圖,公開超商即期品的數量與種類 ,用折扣添買氣,達到減少報廢目的。
隨著糧食浪費議題越來越受重視,惜食平台與業者透過實踐作為,將即期糧食翻轉為"良食"分送,希望將剩食變成續食。(記者 蔡佳芸、尤彩礽/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