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在歷經1990年以來最差4月天後,5月表現也不盡理想,大型權值股幾次欲振乏力,反而中小型個股相當吸睛,車電概念股如耿鼎、
資金超雄厚 市場「主力」指的是誰?
市場上所謂的主力大戶,指的是有龐大資金可以影響股價走勢的一群人,與一般散戶相比,他們擁有較為靈通的消息,以及更完整的研究團隊,一舉一動都受到市場強烈關注。主力大戶主要包含三種類型:三大法人、內部關係人及千張大戶。
三大法人當中,以「外資、投信」影響力最高,外資因為口袋最深、且擁有龐大的研調團隊,因此偏好操作權值股;投信則是國內的證券投資公司向投資人募集資金,偏好中小型類股;自營商則喜歡短期操作,快速獲利,但資金是三大法人中占比最少,因此參考價值較低。
(台積電今年遭到外資大舉出脫,股價自年初登頂後便一路下滑/資料來源:全球贏家)
(投信去年起大買華邦電,但作帳結束後卻狂賣18天,導致股價自高點急墜創波段新低/資料來源:全球贏家)
第二種主力是公司關鍵內部人,像是大股東、董監事、經理人,他們通常掌握公司第一手消息,因此動向也被當成股價的風向球;第三種則是千張大戶,這些人不屬於法人,也不是關係人,卻擁有雄厚的資本,持股超過千張,即便股價只有10元,也要投入超過千萬元的成本,因此也擁有足以動搖股價的力量。
怎麼知道大戶悄悄買?持股比多少最有利?
有些投資人在下手之前習慣看籌碼變化來決定戰略,尤其喜歡搭外資與投信的順風車賺錢,感覺比較安全,但有時候明明外資、投信沒有大動作,股價卻出現劇烈的變動,就可能是千張大戶們在炒作,投資人要怎麼利用現有的資源去判斷呢?
一、主力進出:在各大證券網站及股網當中,都能查到單日及區間的主力進出,詳列買超、賣超的機構與券商分點,方便判斷是哪一種主力在操作,外資會以外資機構為主,內部關係人與千張大戶則以國內券商機構為主。
二、券商分點買賣日報:投資人若想進一步分辨國內大戶究竟是誰,可以利用證交所的券商分點買賣日報。若券商分點接近某些公司總部,例如在新竹分點買賣電子股,有可能是公司內部人;而被市場戲稱是OO哥、XX爸的千張大戶,則通常會在幾個固定的分點出沒。
三、集保戶股權分散表:集保中心一周發一次的股權分散表,詳列零股、整股及百張、千張大戶的股東人數以及持股比例,與前周資料相比,投資人就能輕鬆看出一般股東與千張大戶數量變化。
以最近熱門的「
(圖:翻攝自集保中心網站)
千張大戶通常喜歡挑選具未來題材的小型股,不需太多成本就能輕鬆帶動股價,且籌碼不能過於分散(持有者多為散戶),因為散戶容易受到消息面影響,不利大戶掌控,但籌碼若過度集中,反而排擠其他投資人買賣的機會,股價也會帶不動,因此大戶人數少,但持股比落在40~70%,是最有機會被操作的個股。
不想當韭菜 先看懂大戶操作手法
不過投資人想上車也沒這麼容易,先不說大戶吃貨不露痕跡,他們甚至還會自己「製造買點與行情」誘騙散戶,如果投資人跟錯時機,就可能落入「養套殺」的陷阱,那麼大戶慣用的手法是什麼?
一、低價吃貨:大戶鎖定目標後,會在股價低谷悄悄分批進貨,並配合消息面「助跌」,這階段不僅利空滿天飛,股價更是直直落,破底、破線再低價震盪,加深散戶恐懼並消耗耐心,當散戶開始拋售持股,大戶就能藉機吃貨,這波吃下來的籌碼因為價格非常低,就會是大戶們致勝的關鍵。
二、放量吸金:當大戶建倉完成,就要開始吸引市場目光,這個階段個股成交量會逐步放大,股價也開始反轉,向上突破均線與壓力,市場上出現許多利多消息助攻,讓法人與散戶都想進場。
需要留意的是,這階段因大量買盤進場,股價爬升的同時,也會導致籌碼凌亂分散,途中會歷經多次震盪洗盤,將信心不足的散戶洗出去,等待籌碼穩定後,再進行下一輪攻擊。
三、拉高出貨:當大戶打算獲利入袋,散戶就要小心了,這階段市場可能利多頻出,股價強漲不停,散戶搶著入場時,大戶卻開始「邊拉邊出」,或者是等利多鈍化,股價作頭時分批出貨,散戶若還以為是洗盤緊抱持股不出,就成了大戶的接盤俠。
常常當大戶出貨離場,後面進場的投資人卻套在山頂上,更惡劣大戶甚至會在高點放空,釋出大量利空消息來「殺多」,台股分析師提醒,無論好股壞股,大股小股,都有被操作的機會和空間,無論想搭順風車賺一波,或是單純不想當韭菜,多了解大戶手段才能提高警覺,避免踩入陷阱。(林恬如/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