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新麗華今(13)天舉行股東會,華新去年稅後淨利攀升至146.43億元,EPS達4.27元,雙雙改寫史上新高,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1.60元現金股利。焦佑倫表示,電線電纜、不鏽鋼事業部經歷前所未有的好景,預期今年仍是不錯的一年,前景審慎樂觀。
華新麗華董事長焦佑倫:「雖然我們今年仍然應該還是會有一個不錯的一年,但是我們對前景是審慎樂觀。」
國內疫情升溫,電線電纜大廠華新麗華董事長焦佑倫帶著N95口罩,親自主持股東會,會中通過配發現金股利1.6元,焦佑倫指出,2021年獲利創歷史新高,也看好未來營運穩定。
華新麗華董事長焦佑倫:「在電線電纜這方面呢,過去幾年,應該說兩年吧,應該是我們在電線電纜業,從所未有的好景,台積電所帶動的台灣半導體產業投資以外,台商回流跟政府在公共建設等等,確實給我們電線電纜,帶來相當好的一年。」
不畏疫情衝擊,電線電纜迎來前所未有的光景,華新今年第1季營收,約425.57億元,稅後淨利38.34億元,每股純益1.12元,而展望未來,華新將全力發展綠能,儲能等新時代領域,除了三元電池原料冰鎳廠,預計在明年量產,年產能5.5萬噸外,海底電纜廠也預計在2026年完工,2027年貢獻業績。
華新麗華董事長焦佑倫:「我們在高雄取得了一塊土地,這塊土地呢,因為是在港口邊上,所以我們能夠發展海底電纜」
焦佑倫指出過去幾年,公司做了相當大的轉變,首先是將公司產業重新定位,推動「美而精」概念。
華新麗華董事長焦佑倫:「我們在南京商貿,做得相當不錯,現在在這個疫情過程中,仍然有穩定的收入,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我們另外還有17萬平方米的辦公樓,已經完成也開始出租。」
除了華新,包括台泥、東元、士電都紛紛投入新能源開發,跨領域,投資布局,傳統產業持續靠著創新求變,在疫情、烏俄戰爭等亂世中,希望搶先卡位綠能市場布局。(記者溫婉廷、方劭丞/臺北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