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發電已是新趨勢,隔熱節能又省電,平均10年可以回本,一般發電都是躉售給台電賺價差,但有一群電力新貴自己用電自己發,在台北萬華的老公寓,藏有迷你發電廠,屋主洪嘉駿自己架設12片太陽能板只花8萬塊,只要6年就能回本,平均電費省一半。
洪小弟:「嗨!Siri開電視、開吊扇、我在客廳。」
聲控電燈、電視到吊扇,這些電力都來自屋頂的太陽能板。
屋主洪嘉駿:「現在有一點微微的陰天,可是早上因為天氣不錯,發的電存在電池,它現在正在用電池加上太陽能的電。」
打開手機App,就能看到目前家裡總用電量大約1124瓦,完全靠太陽能發電。
屋主洪嘉駿:「右邊的數字,代表就是需要台電的電量是0,大部份時間是可以自給自足的。」
位在台北萬華的老公寓,4、5樓兩戶總共70坪,住著一家4口,洪嘉駿平常從事電腦維護,靠著自學自已架設太陽能板,2017年裝了12片,只花了8萬塊非常省,太陽能板平均壽命25年到30年,預計6年可以回本。
屋主洪嘉駿:「夏天我估計最好的,以我的這樣的規格發起來,大概一天可以發16度左右,16到15度,那一般的日子像這樣子陰天的話,普通的陰天大概是10度。」
一般發電都是躉售給台電賺價差,但是這群電力新貴,選擇自己用電自己發,電池就藏在家中儲物櫃裡,一個電池比面紙盒大一點,白天發的電用不完,就存在這16顆電池裡。
屋主洪嘉駿:「太陽能板發的電,多的就會存到這裡,總共可以存6度的電,6度的電就是一般的話,太陽下山以後可以用蠻久的,有的時候存的夠的時候,大概可以用到晚上11點,都是用自己的電。」
屋主洪嘉駿:「嗨!Siri開冷氣。」
但使用耗電的冷氣時,電表就會顯示開始用到台電的電量,這時市電跟光電會相互抵用,家裡配置智慧家電,透過手機就能隨時監控分配電力,平均電費可以省一半。
屋主洪嘉駿:「把電用在該用的時段,有時候電價比較便宜的時候,或是太陽發的過剩的時候,來用洗衣機、洗碗機,這些比較高耗能的東西,大概我覺得會省一半以上,加上像我家是頂樓的話,太陽能的熱會被太陽能板擋掉不少,可以降溫。」
隨著光電成本迅速下降,太陽能已經不是昂貴的能源,從2010年到2020年太陽能板的平均成本下降百分之90,以使用年限20年計算,現在太陽能一度電的發電成本,平均2.5塊,跟市電的電價2塊多到6.5塊差不多,但想要躉售給台電,老公寓限制多。
儲能自用光電創始人賀茂林:「你要躉售不是每個人都有合格場地,沒有合格場地,又想要使用太陽能,又可以防止停電的時候,就是防停電,當然優先選擇自用。」
以台北羅斯福路的老公寓為例,建置8塊2.6KW的太陽能板,成本大約15萬元。
儲能自用光電創始人賀茂林:「我們普遍計算一下,不管躉售或是自用,大致上回本的時間,平均都落在10年左右,自用有一個附加價值就是,它可以防停電。」
他們自發自用,配置12顆大電池,透過電腦可以看到發電量。
儲能自用光電創始人賀茂林:「今天天氣是陰雨天,發電量的顯示的話,3百20幾瓦左右,那它當下的用電是2百80幾瓦,因為是陰天,再加上電池已經充飽了,那在沒有更大用電的情況下,它的發電量會相當於用電量。」
這對老夫婦平常用電很省,加裝太陽能板,平均電費可以省一半。
屋主黃先生:「我們裝太陽能的熱水器,我們每一天洗的熱水,可以不用電也不用瓦斯,可以省起來,萬一真的台電停電的時候,我們裝的電的基本供應量,可以滿足照明跟冰箱,生活必需品這個應該是沒有問題,至少應該可以省掉一半,省的電費還是
夠你投資的成本。」
下一步就等電力交易開放,老公寓屋頂裝太陽能板也能賣電,自己的用電自己發,自己管理與銷售,個人也可以是新能源時代的電力新貴。(記者黃梅琴、林秋強/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