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
|
A-
碳中和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但在烏俄戰爭打亂歐洲能源供應後,在現實考量下,歐盟「碳邊境稅」措施可能延後,中鋼原訂今年8月對外銷鋼材,加收「碳附加費」的政策暫時喊停,專家也看好,碳成本暫時舒緩,對台灣鋼鐵業而言,將迎來中長期利基。
烏俄戰火持續延燒,影響到不僅是糧食、通膨、能源問題,在能源供應大亂下,也影響到全球追求碳中和的實行步伐,中鋼原訂8月對外銷鋼材,加收「碳附加費」的政策也暫時喊停。
資深分析師許博傑:「目前整個俄烏戰爭跟聯準會升息,還有中國大陸封城,可能對未來一段時間,全球經濟造成影響,如果在這個時候,貿然開始徵收所謂相關附加費用,那無異會讓整個,企業成本持續上升。」
中鋼董事長翁朝棟指出,碳中和是不可逆的趨勢,如今情勢有變、全案暫緩,會依國際情勢再做調整,歐洲能源供應大亂,讓全球追求碳中和的政策,轉成「軟著陸」,因為原訂2023年起實施的歐盟碳邊境稅,以鋼鐵為例,每公噸可能增加12~15美元成本,相當新台幣350元至450元,讓鋼界壓力相當大,如今措施有望延後,也舒緩了碳成本壓力。
許博傑:「我想可能未來就要觀察,什麼時候通膨降溫,什麼時候全球的景氣,還是能夠溫和上揚,我想才是實施的一個好時機 ,就整個未來長遠發展來看的話,所謂這個碳附加費是勢在必行,只是實施時間快慢而已。」
長期來看 專家認為,各國基礎建設持續推動,鋼市基本面前景不淡,加上碳中和軟著陸加持,台灣鋼鐵業將迎來中長期利基。(記者 唐家儀、謝隆証/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