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是衡量企業永續經營的指標,許多台企業也紛紛響應,剛好適逢<422世界地球日>,柏瑞投信就與奇美實業合作,透過移植雨豆樹的活動,喚起人們對於環境保育的重視,且柏瑞也點出社會在追求經濟成長的同時,更要愛護山林與水資源的重要。
直逼天際的雨豆樹,得先用鏟子鬆動土壤,再細心澆水灌溉,因省道拓寬工程,無法繼續養護,柏瑞投信就攜手奇美實業,將兩棵大型雨豆樹,移植到奇美綠能生態園區,除了響應世界地球日,更要藉著「造林減碳」,為ESG盡一份心力。
柏瑞行銷企劃處主管張靈靈:「把這個閒置用地,開發成綠電園區,我們覺得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雙方就共同促成共同植樹,這樣一個活動,那這次我們一共栽種兩棵樹,藉由園區的種植移植,讓它可以發揮減碳造林,永續的意義。」
轉個彎,就能看見台灣特有種,乍看以為是座大型森林,其實這片園區是奇美,台南善化的閒置工廠,轉型而成的綠能園區,保留超過2萬2000棵原生樹種。
往園區內部前進,還能看到一片片,晶光閃閃的太陽能板,年發電量達到2千萬度,年減碳效益 可達12000公噸,周圍千棵綠樹環繞,落實「綠電共生」。綠能館內也設置體驗設施,從太陽能到水力發電模擬設備,都在倡導綠電發展的重要。
奇美行政總處副總暨發言人陳世賢:「希望告訴大家工業生產,跟景觀生態其實是,有並存機會,包括地面的鋪設,或者是太陽能面板基樁工程,我們完全不使用混凝土,在電廠處在的這段時間,它是可以呼吸的,它是可以喝水的。」
零碳排,永續經營概念興起,台灣許多知名企業,都在全力實行ESG,柏瑞除了舉辦大型論壇,提倡永續投資,也將繼續實踐社會責任。
柏瑞行銷企劃處主管張靈靈:「在大概兩三年前,就是鼓吹用投資愛地球,就發行了相關ESG的產品,也做了一些公益努力,包括就是口罩,醫療設備可以送到印度,給有需要的人,那還有這次的共同植樹的活動。」
園區不使用混凝土,長長綠蔭步道,讓土地呼吸,柏瑞透過植樹活動,喚起民眾與企業,對環境保育的重視,同時也要善盡企業,永續經營的理念。(記者周恬吏、謝隆証/台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