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非凡最前線
爆紅稻草捲可循環 果菜殘渣再生種蘑菇
周昭陽將農業廢棄物變成再生覆土,拿來種菇,不但讓土地喘一口氣,還因為保水和透氣,加快了蘑菇生長速度,提高產量與周轉率。(記者劉鑫昌/攝影)
▲周昭陽將農業廢棄物變成再生覆土,拿來種菇,不但讓土地喘一口氣,還因為保水和透氣,加快了蘑菇生長速度,提高產量與周轉率。(記者劉鑫昌/攝影)
字級:
A+
A-

前幾年雲林有個爆紅的拍照打卡點-稻草捲心酥,曾吸引上萬人次造訪!這些壯觀的稻草捲背後,其實藏有一位農民對土地的用心!稻草捲的主人周昭陽是位蘑菇農,他回收稻草和西螺果菜市場的蔬果殘渣,發酵做成堆肥土,取代傳統的紅土來栽培蘑菇,算下來,每年居然可以處理高達二千公噸的稻草、三千公噸的蔬果菜渣,創造農業的循環經濟。

只要到了做堆肥的那天,周昭陽一早就從西螺果菜市場,載回好多沒人想要的菜渣。

蘑菇農 周昭陽:「這都是菜市場回來的,這如果沒有處理的話,通常都是亂丟,甚至有的就是丟在田裡這樣而已。丟著、放到爛,現在我們把它收回來跟稻草攪拌,再經過處理後,我們再拿來種蘑菇。」

與一般常見的菇場不同,他的菇場裡有好多像怪手、堆高機這種大型機具。舉凡打碎、攪拌、混合,光用人工處理不來,都需要靠這些機具幫忙。

爆紅稻草捲可循環 果菜殘渣再生種蘑菇

蘑菇農 周昭陽:「稻草跟菜渣下去混合攪拌後,它的體積就會變得比較小,我們再經過處理後,它的體積會再減少,因為微生物在分解的時候,牠自己就會消耗,我們再種菇,一直循環使用,我們種菇出來的廢堆肥,我一樣處理過,變成培養土,再拿回來用。」

他把蔬果殘渣發酵製作成堆肥,再把種完菇的殘土,做成「再生覆土」,取代以往栽培蘑菇時,所使用的紅土。經過估算,他一年至少可以解決三千公噸以上的蔬果廢棄物,和兩千公噸的稻草。本來從事運輸業的他,當初會開始這麼做,都是為了兒子的一句話。

蘑菇農 周昭陽:「我看到的是他們在燒稻草,是他們放火在燒,他們放火燒的時候,會影響到視線,會影響到我們開車用路人的視線。剛好有一天,我要去載我小兒子下課,去接他放學,他才在跟我說,老師說,現在要做環保救地球。我想一想真的也對,所以又看到那個情況的時候,想說這些稻草是不是我們去找機器收起來之後,來幫它找出路之後,這些農民就不會放火燒了嘛。第一就減少我們環境的污染,第二就是讓這些稻草,創造一些有價值的出路。」

但要取得稻草,可是個大工程。每年二期稻作收割後,就是他最忙碌的時候。就像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他們也出動大型機具,逐稻草而作。

蘑菇農 周昭陽:「先要來一台集草機,把前面兩行、三行集中成一行。它的作用就是說,草把它翻過之後才曬得乾,再來另外一個作用就是,為了讓打包機方便作業,讓打包機作業速度快一些。

周昭陽開著一台從歐洲進口的龐然大物,在田間不斷繞行,像是吸塵器一樣,把散落在田裡各角落的稻草,全都收進打包機裡,最後集結成一顆顆巨型的稻草捲,形狀像極了捲心酥。但要把收來的稻草賣給誰?剛開始,他想到的是,牧場或菇農應該會需要吧?

蘑菇農 周昭陽:「不過事情就不是像我們這種傻子所想的這樣,當我把稻草收起來的時候,收到變成一堆山的時候,我要出去推銷的時候,結果人家不接受。不接受的時候,你草又收這麼多,而且機器都買了,沒辦法,你一定要找出路。找來找去,想來想去就是,唯一就是自己下去種蘑菇,這樣才有辦法消化這些東西。」

為了解決滯銷的稻草,他踏上了創業的不歸路。但光前製就不順利,幾次堆肥發酵都沒成功,最後只能倒掉。他花了一、兩年時間,邊做、邊向專家請教,幾番修正,才終於步上軌道。現在,他的菇房裡,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蘑菇,色澤白淨,形狀飽滿圓潤。

爆紅稻草捲可循環 果菜殘渣再生種蘑菇

蘑菇農 周昭陽:「我們要種,就是要種安全的給別人吃,我們自己不敢吃的,不要賣給別人吃,這樣而已。」

堅持很難,尤其在看不到路的時候。但幸好周昭陽的堅強意志,讓他一步步走到現在,終究獲得最甜美的回報。(記者鍾惠晴、劉鑫昌/專題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