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烏克蘭的玉米出口也佔全球10%! 但是烏俄戰爭,推升國際小麥期貨價格在昨天創下2013年以來新高;黃豆以及玉米的報價也大幅衝高。加上烏俄兩國穀物中斷運輸危機之下,不僅影響了全球原物料供應鏈,價格的飆漲,也考驗國內食品業者的成本轉嫁能力。
一大片肥沃黑土孕育豐富農作物,被稱之歐洲糧倉的烏克蘭,小麥、玉米全球出口量高達13%;俄羅斯小麥更是包辦全球兩成出口市占!但隨著烏俄開戰,推升"黃小玉"等農糧價格飆上十年新高。
戰爭直接衝擊農作供應,國際航商也為避險紛紛改道,打亂農糧出口運輸,美國小麥期貨價24號大漲6%衝上每蒲式耳9.3美元,創13年新高;黃豆報價衝破每蒲式耳17美元、玉米每蒲式耳7.18美元都分別攀至新天價,再在考驗食品業者的成本轉嫁能力。
糧倉供應鏈危機從上游的麵粉、食用油、飼料,到下游雞豬牛等成本與價格,對國內食品業影響全面。
專家點出,成本轉嫁需要時間,接下來跟著市場機制調價,食品廠獲利有望慢慢跟上 ,呈短空長多。加上食品股本身擁有民生需求基本優勢,股價波動有限,只是未來恐怕還是得觀察,烏俄戰爭後續衍伸的經濟制裁所牽動原物料市場變化。(記者 蔡佳芸、尤彩礽/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