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非凡Morning Call
半導體零組件恐掀砍單潮?驅動IC族群臉綠
字級:
A+
A-

農曆春節年前,市場傳出中國智慧手機庫存偏高,恐怕將興起一波半導體零組件砍單潮。首當其衝的包括驅動IC廠聯詠、晶圓代工世界先進,驅動IC封測廠頎邦等上下游產業鏈。然而第一季也的確是電子面板產業的傳統淡季,受到上下游價格與產能的擠壓下,驅動IC廠聯詠敦泰瑞鼎等的毛利率恐怕受到擠壓,因此充斥著各種多空紛雜消息。



去年旺了一整年的半導體零組件,在農曆春節前傳出庫存偏高疑慮,恐怕將興起一波砍單潮,影響聯詠敦泰等IC設計股價率先下跌反應,但做後段覆晶封裝測試的頎邦產能依舊緊繃。

頎邦董事長吳非艱:「在這整個過去幾季,過程當中事實上,小面板的TDDI,以及OLED的市場需求是非常非常的強勁,而這個強勁的狀況,在下面幾季會依然會持續。」

面板產業上下游供應鏈牽一髮動全身,砍單消息傳來,受影響最大的IC設計率先反映,龍頭廠聯詠去年第四季營收雖略降,但全年突破1300多億、寫下歷史新高,不諱言第一季的確是面板傳統淡季,但仍有新產品陸續推出。

聯詠發言人陳健興:「你看我們可以好幾個手指,可以同時可以觸控,這也是最近要推出來要進入量產的。」

聯詠展新的研發新大樓裡,除了工作區、還有員工餐廳,以及媲美外面專業健身房的員工運動專區,好福利吸引八方人才聚集,新產品布局越來越廣泛。

聯詠發言人陳健興:「這就是聯詠在VR這塊的一個顯示器的方案,目前也都已經準備好了,提供給客戶,這是一個還滿新的一個方案。」

驅動IC零件變得更少,整合度更強。

聯詠發言人陳健興:「AMOLED裡面有些看起來前面就是全屏的,雖然前面有個攝影頭,你上面看起來整個是一個面板,但是裡面其實是有隱藏攝影機你看不到。」

不過第一季卻是電子業傳統淡季,多空雜音紛擾時刻,從庫存到價格漲跌,市場焦點將轉至AMOLED,以及車用等終端市場,引領驅動IC業者2022年營運。(記者 朱月英 姚尹哲/新竹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大立光去年EPS139元8年低 Q4毛利率55.8%
字級:
A+
A-

光學鏡頭大廠大立光,今天(13)公布第4季財報,毛利率下滑至55.8%,比第3季減少3.45個百分點,創7年以來新低,EPS為38.22元,累計2021年每股盈餘為139.1元。展望2022年,林恩平表示,今年產品依然以較低階為主,1月營運動能看起來比12月差,至於原物料的部分,供應鏈還是有長短料問題。


黑色機身搭配伸縮式相機模組,這是中國手機品牌OPPO,自主研發的主相機鏡頭,市場傳出大立光,擊退中國廠舜宇光和瑞聲,獨拿OPPO、vivo高階鏡頭大單,不過大立光去年第4季財報表現不如預期,毛利率下滑至55.8%,相較於第3季減少3.45個百分點,年減8.57個百分點,全年EPS為139.1元,創下2014年以來最低紀錄,而第4季獲利51.2億元,EPS為38.2元,低於第3季的39.2元,展望2022年,林恩平坦言,產品依然以較低階為主。

大立光執行長 林恩平:「1月看起來比12月差,那2月會更差,1月傳統季節性就是會比較差,那供應鏈現在也還有問題。」

面對產品趨勢,執行長林恩平指出,今年高階產品不少,包括8P鏡片、高畫素等,高規格的產品變多,導入的客戶也增加,但普遍性還是以低規格為主,主要是因為大部份,對終端需求比較保守,另外大家最關注的車用鏡頭市場,林恩平表示,交貨從沒停過。

大立光執行長 林恩平:「車用我們一直都有在交貨,沒有停過,只是客戶需求有上升,我們會隨著他去擴,新的客戶我們也做,但是要在利潤合理,才會去接單。」

至於在台中新建的廠房,林恩平透露以鏡頭為主,2023年年中就會有產能開出,在車用部分往車用模組著手,音圈馬達有計畫擴廠,在2022到2024年,也有資本支出擴廠規劃,期盼在新的一年,也能繼續稱霸鏡頭市場。(記者陳湘庭、詹明樺/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拓點.汰舊換新迎復甦 虎航拚H1掛牌上市
字級:
A+
A-

疫情重創航空業,不過,台灣虎航仍舊積極進行機隊汰舊換新,並且力拼股票上市。董事長陳漢銘表示,2027年前預計引進15架新機,包括租機8架以及購機7架;將平均機齡從5.6年降至3.5年,並強調將積極拓點佈局,認為更密集的直達航點,將會是疫情之後的主要旅遊市場戰力。

台灣虎航董事長陳漢銘:「這兩年來就像老天下了一場傾盆大雨,什麼時候要停不知道,但是我們沒有傘,我們只能往前拼命的跑。」

把疫情比喻成大雨,形容新冠讓航空公司淋成落湯雞。

台灣虎航董事長陳漢銘:「我覺得還是要適度給員工鼓勵跟獎勵,但只能盡所能,因為現況就是如此。」



董事長語帶保留,因為虎航今年年終領的保守,而對比其他航空業者,華航用貨機撐住量能,今年年終6個月,還宣布調幅4%左右,長榮航也要發出1.5個月,而沒有貨運業務的星宇, 今年則對員工說Sorry,沒有發放年終。

不過好不容易撐過疫情的虎航,依舊要力拼在今年上半年,掛牌上市。

台灣虎航董事長陳漢銘:「我想有這個動作,就是回到一開始我所提到的,低成本航空在台灣的營運模式是被確立的,獲利模式是被確立的,低成本航空有個特性,就是能租的,我絕對不會自購,所以我的成本上,其實是非常固定。」

宣告IPO計畫不變,還秀出由知名藝術家董陽孜創作「虎虎生風」彩繪新機,本土唯一低成本航空公司,要迎接開航後的第一個虎年,還要努力拓點,渡過疫情帶來的虧損危機。

台灣虎航董事長陳漢銘:「如果我可以直接飛到岡山、茨城,來做日本二三縣城市的深度旅遊,那我是不是能夠避免飛到大城市再藉由地面交通轉介。我個人認為在疫情過後,能夠提供更有效率,能夠直接直達心中期待的目的地,這是疫情過後的旅遊市場。」

等待疫情趨緩,觀光復甦,航空業者已經蓄勢待發,只待邊境開放,就能立刻翱翔天際。(記者貝庭、張皓普/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