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CEO基辛格
到台灣拜會
英特爾CEO基辛格:「我們有很多事要做,10年的錯誤決策不可能一夕間解決,但我們已經擺脫低點了,正漸漸往上爬。」
從2021年2月接下英特爾CEO大位,基辛格一心一意,就是想超越
記者旁白:「在2011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開始超越PC,大約就在同一時間,英特爾拒絕了,蘋果首款iPhone晶片訂單。」
Bernstein半導體分析師 Stacey Rascon:「那是英特爾的重大失策,英特爾錯過了,從PC(晶片)轉型手機的重要時間。」
英特爾當年沒接下iPhone晶片訂單,錯失切入智慧型手機晶片時機,在擴廠和投資機台方面,態度也偏保守,導致英特爾在先進晶片製成上,遠遠落後
Bernstein半導體分析師 Stacey Rascon:「英特爾卡在生產問題已經有10年了吧!14奈米晶片延宕、10奈米晶片延宕、7奈米晶片又延宕,情況一直如此。」
記者旁白:「EUV光刻機是天價,但不能沒有這個機器,所以廠商根本毫無選擇。英特爾比
英特爾CEO基辛格:「我常在想,為何老天爺要我離開英特爾11年(又回來),還經營軟體公司8年;我們需要一位科技專家,來協助重建一間科技公司。」
英特爾現任CEO基辛格,現年60歲,卻在英特爾已有約30年資歷。他18歲就到英特爾工作,25歲帶領486處理器團隊,後來是最年輕副總裁,官運亨通,40歲就被葛洛夫欽定擔任技術長 。
英特爾CEO基辛格:「我們之前有些失誤,在長期的晶片製造角色上,策略有些模糊,我們現目標很明確,要奪回產業領袖角色。」
Susquehanna半導體分析師Christopher Rolland:「我認為使用英特爾晶片唯一的好處是,除非你要確保一切都是美國製造。」
美國政府520億美元的晶片法案,有望助英特爾一臂之力,基辛格的半導體大業,可真的是與時間賽跑。(記者王馨卉、鄧邦貫/綜合報導)